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逍遥王最新章节 > 第一百六十章 东和李密

第一百六十章 东和李密 免费阅读

瓦岗寨在翟让、李密两人的共同带领下,使得他们的兵力成为义军之中最强大的,并且他们的麾下猛将如云,瓦岗五虎将为首足足有上千人皆可成为领兵作战的将领,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之前由他们两人领兵作战,围追堵截占领洛口,截去了隋炀帝杨广的西归关中之路,又逼得宇文化及密谋造反,将杨广逼死于江都寝殿之内,让瓦岗军的声势变得更加浩大。

李渊抬头凝望众人,沉声道:“诸位有何谋略应对瓦岗军的威胁?”

众人一阵沉默不语,在场的人谁都不愿意出这个风头,经历过上次的刘文静、裴寂两人的计谋使得李渊名声扫地,而且忍辱负重,莫大的屈辱一直萦绕在众人的脑海中。他们都知道瓦岗军的兵力与突厥控制下的兵力旗鼓相当,而且瓦岗军中骁勇善战之人甚多,两军交锋谁胜谁负,谁也说不定,就连突厥始毕可汗都不愿意与瓦岗军正面相对,只派遣了一些无关重要的人前来相助于李渊。

李渊不愧是将来成为一统天下之人,他将这些突厥人马乔装打扮,单独分成一支骑兵队伍。然后,李渊从太原军中挑选出精兵强将数千人组成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由于突厥人生活在马背上,而且国土辽阔,贫瘠之地,要想生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有时候甚至与猛兽为伍,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各个都是能征善战之人。

突厥始毕可汗派遣人员以及送来二千匹战马,李渊猜测始毕可汗是想将这些人员进入到太原军中,然后刺探太原情报,毕竟对于太原军,突厥人都他们都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如果将这五百人送到军中一起训练,并且与此同时打探到汉人训练的方式,回去之后将自己所学的练兵方式全部传授于本国,对于大隋来说这将是最可怕的。至于战马实际上是一种**,为得就是能够心悦诚服的俯首称臣,甘愿为突厥人效命。

李渊身为一军之帅,他深深地知道一旦真的这些突厥士兵学会太原军练兵的方式,以及战斗模式,到时候回到突厥,这将是最大的隐患。李渊为此将十余万兵力的太原军,从中挑选出数千人由突厥人训练,利用他们的训练方式锻炼自己的士兵,并且组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骑兵队伍。

即使,李渊对突厥始毕可汗‘俯首称臣’,实际上是明面上对他毕恭毕敬,暗地里自有打算。并且,李渊的野心不是这么一点点。身为太原军一军之帅,又是大隋的唐国公,为了天下的安宁,百姓的福祉,不得不卑躬屈膝,李渊绝对不会永远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任人窄割,于是他制定了新的军规,又让这些突厥士兵教授骑兵训练方式,以及作战模式,不仅仅防备了突厥人偷师,又能知己知彼,到时候真的发生争端,李渊也不会有任何的担心。

“刘大人,不知你有何计谋?”李渊见众人一阵沉默不语,谁也不敢再提出新的计谋,可是眼前的危机又不得不消除,只能微笑地望着刘文静,直接了当地询问他。

刘文静见李渊和善的望着自己,心中一紧,整个人都愣住了,脑中一片空白,之前的回忆不断地在脑中盘旋着,诚惶诚恐地回道:“属下这次也没有任何得计谋,还望唐公见谅!”

李渊目不转睛地看着刘文静,见他神色慌张,两眼无神,无奈地叹息一声暗道:“看样子上次之事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就连足智多谋的刘文静都没有了对策,那该如何是好?难道这一切的努力都要白费了?”

随即,李渊的视野又扫视了一遍,众人纷纷的低下头,谁也不敢多发一言。李渊再一次叹息一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顿时,他的目光被一位白白净净,俊朗不凡,留有一撮小胡须的男子吸引,挺拔的身子躬身回道:“属下有一计,只是……”

李渊见他面露尴尬,欲言又止地模样,急忙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温兄有何计谋,但说无妨!”

那人恭敬地回道:“末将的计谋与刘大人的相似,只不过这次我们面对的乃是瓦岗军首领,李密、翟让两人,翟让此人并非真正的大才之主,如今瓦岗军中他们两人的关系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真正大权在握的则是李密。”

“其实说来,属下与李密早年有些交际,对于他的性格我甚是知晓,好高骛远且盲目自大,但是他确实有自傲的本钱。毕竟,他也是一位大才之人。如今,瓦岗军能够在义军之中声名远播,大半的功劳归于李密的谋略。”

“李密在瓦岗说话的权力隐隐有些超越翟让,只要我们打消李密的疑虑,那我们南下入关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这件事还是需要元帅的配合,亲笔写信交给李密,以属下跟他的熟悉度,他绝对不会对我设防,只不过这信的内容必须是自贬,又抬高他的地位以及才能,相信危机必定解除!”

李渊沉思片刻,高声道:“就依你去办吧!既然已经做过一次,又何必在乎第二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容忍所不容方能真正担当大任!温兄,此事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但是这次面对的是李密,烦请将军亲自去一趟才行,否则以李密的性格定会认为我等虚以委蛇,到时候就功亏一篑了!”

此人便是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学家的温大雅,他是并州祁县人,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长子,其弟乃是中书侍郎温彦博,兄弟两人同朝为官,尤其是在大唐王朝之中同是中枢官员,深受李密的信任。温大雅兄弟均以文学知名,温大雅初任东宫学士、长安尉,因父亲去世,解职归家奔丧,时天下大乱,决定不再出仕。

李渊从太原起兵,厚礼聘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当初,李渊为此伤透脑筋,最后还是裴寂提醒才想起温大雅,礼贤下士请他出山辅助于自己。而且,温大雅出身官宦士族之家,其父温君悠,北齐时就应经踏入官场,任文林馆学士。隋朝一统天下,他又成为泗州司马,大业末谢病离任返归原籍。

温大雅与弟大临、大有等俱以文学闻名四海,当时有人曾经评价曰:“诸温儒雅清显,为一时之称。”

有“温陈才位,文蔚典礼”之说。当时以文学和家教著称的士族首推颜、温两家,颜即颜之推,亦有三子。当时就有“颜氏三雄”和“温氏三雄”之美誉,可以看见颜、温两家子弟皆为一时之选。

隋文帝开皇末年,初及而立之年的温大雅即以才学卓著授东宫学士职。大业末年又授长安县尉,不久因担心父亲辞官回乡,与三弟大有居住于太原。早年,温大雅与李密有些交际,两人对彼此的才学都钦佩不已,私交甚笃,只不过现在两人各为其主,就连温大雅都不曾想到终有一天会与李密以这种方式再次相见。

温大雅躬身回道:“属下这就准备!”

李渊望着温大雅离去的背影,面露紧张,喃喃自语道:“温兄,此次的成败就在于你了!……”

温大雅怀揣着李渊的亲笔信,快马加鞭地直接朝着瓦岗寨奔驰,他知道自己这次主动请缨接下艰巨地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其实,温大雅在隋朝做官时,对于隋炀帝的执政不敢苟同,父亲病重只能选择辞职回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