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藏獒的精神最新章节 > 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 神性·兽性·人性

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 神性·兽性·人性 免费阅读

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叫“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市侩哲学流行的人际中,活在当下竞相败坏堕落的风气里。当下是毒流就沐浴毒流,当下是浊水就盥洗浊水。我们据此及时行乐、尸位素餐,在泥泞里找到了陷入的理由,在荆棘中找到了刺痛的需要。活在当下就是把未来和理想交给上帝去思考。上帝说你人的不是,你没有未来。

曾说人是感情动物,若是感情动物怎么会父子相残、官民反目?曾说人是道德生物,若是道德生物怎么会瘦肉精发财、地沟油致富?曾说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若是文明创造者怎么会化学害人、物理造孽?曾说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若是以思想见长怎么会走向至善的反面、理性的敌方?很可怕,我们正在颠覆“人”的概念。

人是什么?根据它的一贯表现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人是地球上可以消灭所有生物包括自己的物种;人是能够利用高端技术进行大规模战争的物种;人是以自我毁灭为目标的物种;人是残酷智慧的拥有者,由于这种智慧主要用于人类内部的残杀争斗,所以它又是智慧的悲剧创造者。人在神眼里是虐他狂和自虐狂的合体。

我们常常把人性误解为食色,因为连古人都说“食色性也”。其实这里的“性”仅指人的动物性而非人性。人性指的是人的道德性和社会性。高义薄云,旱苗得雨。周急济贫,土扶成墙。乐善好施,民胞物与。讲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性的构成方式。一个社会如果连互相帮助都成了奢侈品,那就没了人性,就不是人的社会。

自从我出生,听到最多的便是和平,看到最多的却是战争。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了占领与反占领、吃掉与反吃掉?动物也会。为了仇恨与发泄、嫉妒与疯狂?动物也会。为了欲望和私心、财富和女人?动物也会。我想人类到底比动物进化了多少?除了动物属性比所有动物超出千倍万倍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自鸣得意?

战争产生了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独裁主义、法西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究竟为了什么?若是为了和平,岂不成了流血的和平?若是为了正义,岂不成了杀戮的正义?若是为了家园,岂不成了死亡的家园?悲哀就在于此:用战争换来和平其实就是用和平换来战争。人类的悖入悖出,才是真正的钢铁枷锁。

悖入悖出的意思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必然会因为别人的不正当而失去。古人云:“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神以为悖入悖出,自作之愆;杀人人杀,相酬之道,置不为理也。”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期间杀人如麻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但在神的眼里,征伐无豪杰,雪仇不英雄,不过是杀人、人杀而已。

朋友“星明333”说,活在当下应该从佛法而来,佛祖把人生喻作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应从眼前做起,珍惜光阴,奋发修行,而不是行尸走肉般无视道德责任。诚哉斯言!所以当我听到堕落的人玷污佛法时,就会想起鸠山对李玉和的奉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上帝给人设计了两条路,一条通向善,一条通向恶。通向恶的路越来越拥挤,以至于原来的路不够用,不得不另辟蹊径。而通向善的路上的人却越来越少。上帝看了说:这样是不好的。就把一笔钱放在了善道之端。于是许多人离开恶道奔向了善道,善道顿时很拥挤。但这样一来上帝发现,世界上没有善道和恶道的区别了。

真正善良的人是无路可走的。所以我常常发问:是上帝放了钱的错误,还是人有欲望的错误?如果上帝不放钱,人就不会有欲望;如果人没有欲望,上帝就不会放钱。可如果说上帝既赋予人以欲望又发明了钱,那为什么还要设计向善之路呢?是自相矛盾的上帝创造了自相矛盾的人,还是人因为自相矛盾才需要上帝?

这是一个仇恨遍地的世界,没有一天没有战争、枪杀、死亡、流血。然而有人却告诉我们,战争是人类进化的保证,爱与恨都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如果真是这样,一群狗对另一群狗的扑杀撕咬,跟我们人类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是有精神信仰吗?不是有灵魂诉求吗?不是有爱的繁衍吗?不是在追寻真理和真相吗?

人类的仇恨一般发生在两端,一端是制造者,一端是拥有者。他制造了你的不幸,又让你拥有仇恨以便让你继续不幸;他夺走了你的爱,又让你继续不爱;他折磨了你,又让你自己折磨自己;他不仅让你眼睛流泪,更让你心中流血;他杀了人,又让你自杀。这就是仇恨的内幕:我们不肯放弃的,竟是杀死自己的那把刀。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恨呢?无论是仇恨的制造者还是拥有者,恨的根源都在于爱。爱财产我们就去抢夺,爱领土我们就去占有,爱权力我们就去争夺。可见世界上的爱大部分是恨的保姆,爱情、爱财、爱人、爱国往往是引发仇恨的理由。他的爱造成了你的恨,如果你要争抢或者报仇,那就是用你的恨制止了他的爱。

我们有无数制造仇恨的办法,却很少有消除仇恨的办法,就像核威胁,你可以拥有,却不能消除。但我们既然已经探究到爱是恨的根源,可不可以说消除恨的办法就是消除爱呢?可不可以说解放人类的办法就是让人离开爱与恨的轨迹呢?可不可以说既不爱又不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呢?可不可以说不爱比爱更伟大呢?

不,即使是最恶的人也不会认为世界可以没有爱。但我们至少应该检点我们的爱,不制造恨就得克制自己的爱。或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去爱。然而我们生来一无所有,我们必须经过争取乃至抢夺才能拥有自己的爱。难道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爱与恨的桎梏,而要成为为爱而生、为恨而死的一群吗?

恨的根源是爱,爱的根源是自私,自私的根源是生命本能,生命本能的根源是遗传基因,遗传基因的根源又是什么——造物主、上帝、神明?很多时候我们离开了他们就无法思考。神明创造了人并教导人们彼此相爱,却又在创造他们时赋予了恨的必然。这真是最大的荒诞:由于爱我们有了恨,且面临无休无止的灾难。

并不是所有的爱都需要我们去否定。爱的第一层是只爱自己,第二层是爱自己也爱别人,第三层是不爱自己只爱别人。只爱自己,就会对世界充满恨;爱自己也爱别人,就会在矛盾纠结、善恶难分中度过一生;不爱自己只爱别人,这是上帝之爱。但上帝出现时并没有人类,人类存在时并没有上帝。是这样吗?是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