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都市言情 > 巫楚最新章节 > 第二十章 帝姬

第二十章 帝姬 免费阅读

巫瑶瞅着他那张得意洋洋的脸,失笑道:“我若是文墨,定被你气死。”

小公子摸了摸鼻子,嘿嘿地笑。

“对了。”巫瑶对着铜镜左右照了照,玩笑道,“我记得你姐夫姓赵是吧?那位蛮横的赵姑娘也姓赵,不会是你姐夫的宗亲吧?”

“嗯。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也算不过来。”小公子玩笑地揉了一下巫瑶的头发,她好不容易梳顺的头发一下就炸毛了,“听说还是二叔的女儿。”

“文公的女儿?”巫瑶一时没听懂,好脾气地把被揉乱的头发理顺,“我不记得文公有娶过妻纳过妾呀。”

“听老祖宗说,在我出世的前几年,二叔因和父亲置气离家,结识了赵姑娘的母亲。”

“哦?赵姑娘是文公的外姓女儿?”

小公子立即意识到话中的歧义,解释道:“不,我的意思是,赵姑娘是帝姬为二叔诞下的骨肉。听说她母亲生下她后就自缢了。”

“帝姬?”巫瑶若有所思,目光闪了闪,“她居然是淑和帝姬的女儿?这么说来,你应当唤她一声小妹才是。”

小公子“嗯”了一声,突然手下一顿,大眼睛极慢地眨了一下,像这才反应过来似的,脸上写满了困扰:“你怎么知道我说的帝姬是淑和帝姬?”巫瑶但笑不语,他自个苦恼了许久,突然一拍脑门,“嘿,瞧我糊涂的,这天底下有什么事是巫姑娘不知道的?”

“当年帝姬怀胎之后,知文公去意,不肯手书相告劝回文公,勤加缝补照看自己和腹中胎儿,其性贞烈刚强不输男儿。只不过……”巫瑶摇摇头,“她并非自缢而亡,而是病故于七年前。”

二十三年前,彼时文公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因跟自己的兄弟——当时的文府家主起了争执,负气出走荆湖,在福临镇过了一段极其穷困潦倒的日子。

年轻时的文公一身傲气,佩剑贩粥于市集,受山匪羞辱,逼迫他舞剑作乐,文公勃然大怒,一剑刺中山匪,冷声道:“我今饶你一命,只因念在你尚有家小。太平盛世,天子贤明,何苦作恶,不与家小团聚,却来折辱乡民?”

围观众人齐声叫好。

这一幕落到了镇上乔装出行的二公主眼中。是时二公主封陈国公主,下嫁石端礼,岂料嫁过去没几日,夫婿便病故了。公主年少寡居,玩性正浓,听闻洞庭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壮丽景色,便装来荆湖游玩散心,无意间在轿中望见文公,心下十分倾慕,夜间去敲文公暂住的茅屋,剖明心迹,为求良人。

文公初时觉公主举止大胆轻佻,难免低看,重重赏了她一道闭门羹。公主却愈发觉得觅得良人,多方打探接近,常去文公摊上喝粥。

一来二去的,二人渐生情意。

文公深感私交多有谣言,便问明公主家门,公主自称家中乃汴梁士族,自幼深得家人喜爱,可容商议再嫁。文公将薄弱的盘缠一并做了聘礼,携上公主,千里迢迢去提亲。到了汴梁,公主先告辞回家,文公随后依照她吩咐一路北行,一到指定地方,却是一间道观,抬头见门上一道牌匾,上书“日立观”三字,其字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十分新巧,别有特色,叫人一见难忘。

文公面色登时一变,左右环顾,更无其它家宅,只得硬着头皮递上拜帖。

那道观中有一个道士打扮的男子,眉宇英武,气质非凡,与公主年纪相差并不算很大,自称是其亲人,对文公百般刁难,将他谩骂出门。

二人正是情意正浓之时,文公颇受挫折,丧气而归,寻了个破庙容身,长吁短叹,感慨自身落魄,世态炎凉。转念一想,自己立志修道,不同于兄长可娶家室,此次正因为修道之事忿而离家,若回家求老祖宗允婚,此行岂不成了笑话?

再者,那日立观门匾上的字,字体别致新雅,分明出自喜爱道教的端王之手。是以,能出入日立观之人,只怕并非一般富贵人家。

此女姓赵,赵乃天家之姓,兴许与官家还沾了些关系,甚至是远亲同族之流……

思及此,便心生退意。

谁料,三更时分,庙门被轻轻叩响,竟是公主背了包袱来寻他了。

文公见她坚贞决断,退意顿除,二人连夜逃离荆湖,一路躲避官府捉拿,直至沅州,突然听到官家驾崩、端王即位的消息,公主掩面痛哭。

文公问她为何而泣,却听公主泣道:“我二人无需再逃,不会有人捉拿了。”因公主自称汴梁士族,他便猜其家人官居高位,或许忙于料理国丧无暇顾及他二人,从而对于公主的真实身份并未多想。

二人走得仓促,公主带来的盘缠已在路上用尽,便将发钗宝玉典当了,盘下一间小院,待国丧之后,简单地置了一身喜服,无媒人做媒,无父母见证,更无亲朋乡邻作陪,文公郑重地拿出家传的半块宝玉为聘,二人拜过天地,便算成亲了。自此男耕女织,过起了小日子。

安顿下来后,二人朝夕相对,像寻常百姓一样为生计发愁,为家长里短争执不休。

不知是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话,还是如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缘故,二人渐渐便生出了嫌隙,情意渐淡。

文公志在修道,无法忍受这等凄苦吵闹过活,正巧得了兄长手书,听闻嫂夫人诞下一名男婴,一气之下,便借口吃酒辞别新妇,回了文府。

此时,距离相识不过数载。

公主在沅州苦等数月,春去秋来,不见文公归来,心灰意冷之下悬梁自尽了。

后来,文公遇故友报死讯赶回沅州时,公主尸首已不见去向。询问乡邻,因公主平日闭门不出,不与之相交,也不得而知。倒是故友打听到,原来是一帮官老爷为其收殓了尸身。想必便是公主的家人了。

文公无颜去汴梁拜祭妻子,归了西岭,潜心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