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游戏竞技 > 水浒原来很有趣最新章节 > 第十六章 没有知识的团队

第十六章 没有知识的团队 免费阅读

一个团队的可悲就在于有组织没纪律,而晁盖这个团队的可悲在于没有知识,结果吴用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所以他们也不再怀疑,也不再犹豫,刘唐和吴用押着车子先后,晁盖和公孙胜留下来收拾家当,稍后会合,结果两个人收拾了一下午还没收拾完,等到雷横和朱仝领着兵到门口了,两个人才一看天,呀,原来天色不早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宋江已经给他们争取了一下午的逃生时间,结果被他们给错过了。下午一上班的时候,何涛就把协查令给知县看了,知县当时就要抓人,结果被宋江拦下了,宋江这个人确实能忽悠,他说晁盖是当地的大户,白天去抓恐怕走漏了消息,知县是个书呆子,何涛又是个低智商,公差们又想挣夜间加班费,就这样生生的给晁天王争取了半天的收拾时间,结果半天还不够,还没收拾完,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金银细软。

如果只有一个宋江是“无间道”,那么到这个时候,晁盖也得被抓了,结果恰恰是郓城处处都是“无间道”,朱仝和雷横两个平时都吃拿了晁盖不少,他俩也是无间道,结果到了晁盖的庄上,两个人争着去打后门,说白了都想让晁盖走后门,官差都到这个地步了,徽宗啊,您老人家的江山能保住才是见了鬼了。

两个都头经过协商,雷横去打前门,声响很大,雨点没有,光呐喊不撞门,这意思告诉里面的人“我们在前面呢,你们可记得走后门”,后面的朱仝则躲在黑影里,晁盖一出来他就闪开让路,可晁盖这个人是个粗人,不知道好歹,朱仝一看不行,自己得让他记得自己的好,晁盖跑,朱仝就追,晁盖郁闷的问朱仝“你还追我做什么”,朱仝说“我这是故意放你,你可记得我的好”,这句话很关键,这句话也为他赢得了一张梁山的永久免费饭票,这件事也说明晁盖确实是个粗人,不知道好赖,这件事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了好事要勇敢留名,不然发大红花的时候找不到你。

在郓城公差的共同努力下,磨磨蹭蹭的晁盖终于跑出去了,气喘吁吁的晁盖出了一身热汗,而无间道三兄弟宋江,朱仝,雷横则出了三身冷汗,“太悬了”,以后可不能这么玩,不过在心底他们又很欣慰,总算把哥们给送出去了,而且还赚了一张永久的饭票,从成本上来说赚了。

有人赚到了饭票,有人就快丢掉了饭碗,可怜的何涛似乎已经看到了西伯里亚的雪花在飘,他似乎看到单薄的自己正在孤独的在雪中砍着大木头,太可怕了,自己必须阻止这个结果的发生。

既然晁盖抓不住了,那就抓点邻居回去交差吧,这是水浒里的特点,动不动就抓邻居玩,结果晁盖的这些邻居住的离晁盖实在太远了,不是隔着好几道院子,就是隔着好几条河,这就不叫邻居了,在边境的地方,这距离可能就是两个国家了。不过还好,这些所谓的邻居还是供出了晁盖的一些还没走的佣人,而这些佣人又供出了阮氏三雄,而坏事的白胜又供出阮氏三雄就住在石碣村,这下好办了,跑了晁盖,可跑了石碣村,到那里还抓不着那就接着抓邻居,这就叫顺藤摸瓜,好了,何涛,赶快去抓吧,抓到了,你就不用去西伯里亚了。

在目睹了郓城公差的表演后,何涛深知道公差的素质是靠不住的,尽管他不断的跟公差们强调“素质!注意素质”,可是公差们都有自己的算盘,他们只负责跟着跑,抓不抓到贼那就是运气问题了,没办法,有这样的公差,何涛没法不去西伯利亚。

为了不去西伯利亚,何涛必须做最后的努力,因为他还没有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因为他还没有备好防紫外线的眼镜。

不想去西伯利亚就得抓住晁盖,不然发配就是再所难免了,何涛知道光是依靠手下的公差是没戏了,因为他手下的公差是只会抓老百姓,就是不会抓强盗,不行,绝不能就带这些公差去,我必须申请军队的支援。

何涛不想去西伯利亚,济州府尹同样也不想去蓬莱那个孤岛,两人一拍即合,府尹帮何涛另外申请了500名士兵,加上何涛原来的500名公差,总计兵力1000名,够打一个小型战役了,目标石碣村,代号“抓拿晁盖”。

有1000个兵壮胆,何涛觉得自己真的抖起来了,曾经有个算命的说自己能统帅千军万马,想不到现在就实现了,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第一次统帅千人以上的军队,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当你最牛b的时候,可能也到了最傻b的时候,活糙了一点,理不糙。

水浒中的所有官兵捉拿强盗的战役基本都是以官兵失败结束的,梁山兴盛的时候,官兵每次来捉拿都是惨败,而当宋江率领梁山的弟兄从强盗转型为官兵后,失败的又轮到了他们,即使后来勉强击败了方腊,但也属于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方腊败了,宋江也没赢,说明盗亦有道,不是那么好击败的。

何涛很快就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伙高智商的强盗,他们不是跟白胜是同伙吗,那个白胜笨的像猪一样,他们怎么聪明的像猴一样呢?

等何涛到了石碣村,阮氏兄弟已经人去屋空,何涛只能采用第二方案,抓邻居。邻居们只是说阮氏兄弟奔水泊里去了,怎么去他们也不知道。何涛只知道抓住阮氏兄弟他就不用去西伯利亚了,但他没有想到他正进入了阮氏兄弟的包围圈。

何涛他们抢了停在湖边的船,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何涛派了几拨探路的兵都中了埋伏,最后他自己亲自上阵也中了埋伏,剩下的士兵享受了《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享受的待遇:火攻,不想成为烤乳猪的士兵纷纷跳下水中,结果进入烂泥,阮氏兄弟和晁盖四个人带十来个手下拿鱼叉将这一千人全部消灭在烂泥里,当然这是施耐庵老爷子的夸张,十几个人叉死1000人,你信吗,就记住晁盖他们把公差教训一顿就得了,数字就别当真了,中国古代以一当十的事情太多了,统帅10万大军对外能号称100万,这个所谓的晁盖等十几个人灭了1000人就当是吹牛讲故事吧,因为水浒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故事,别太当真。

何涛的千军万马瞬间被灭了,他的千军万马来的快,去的也快,浮华总是这样,来去无踪,你想抓住,却怎么也抓不到,何涛,如果有命回去的话,收拾行李准备去西伯利亚吧。

本来何涛听说晁盖放他回去报信还挺高兴,至少自己还能完好无损的回去啊,只可惜晁盖的旁边还站着那个叫做活阎罗的阮小七,这阮小七最狠胆子也最大,不过他也是三兄弟中最长寿的,阮小七从来就痛恨何涛这些官差其实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既然你们人都是摆设,那耳朵也是摆设了,阮小七手起刀落,何涛这个聋子就再也没有用来摆设的耳朵了,说起来挺残忍的,但对于贪官污吏,似乎还是有一些震慑作用。

旗开得胜的晁盖很开心,这是他当老大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也是他一生当中仅有的几次胜仗,这是他吹牛的资本,也正是因为他的这次惊人之举,吓破了王伦本就脆弱的心,一山难容二虎,何况晁盖还带来了那么多狼,王伦,你的苦日子来了。

山上的王伦还不知道死亡的阴影已经将他笼罩,他依然很享受在梁山当老大的感觉,老杜,老宋,老朱关系都没得说,而且这三个人本身也很服帖,至于那个林冲,尽管以前是什么禁军教头,可在梁山,他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四哥,平时梁山有什么事都是王伦说了算,就算有什么大事,王伦一表态一举手,老杜,老宋,老朱跟着一举手,四比一,少数服从多数。

尽管这种日子很舒服,但还不是高枕无忧,因为毕竟没有人能制服林冲,现在只能用权力和道义压他,但权力能够使用多久,道义还能维持多长的效力,不行,得适当的招募人马,招纳点强人来制约林冲,只有形成制衡,领导才能安心啊,下面不斗,领导不闹心才怪。

正是秉承这个原则,梁山山下办事处主任朱贵对招纳新人很热情,因为这是自己的工作,而且自己也能靠这个建立自己的人脉,自己介绍上山的林冲对自己就不错,说明广泛的发展下线是有好处的。

朱贵热衷于发展下线,但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鉴别能力,林冲是不错,上山对你也很很好,但是那是因为林冲人厚道,而晁盖和吴用这伙人就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伙厚道的人,更重要的是,林冲上山,他一个人形不成气候,力量对比是4比1,而如果晁盖这7个人上山,力量对比起码是5比7,如果林冲立场不坚定,那么力量对比就成了4比8,老梁山就从兼并别人变成了被别人兼并了,这会影响到老梁山管理层前途的。

事实证明朱贵确实只是个鳄鱼,而且只是个在旱地里越活越抽抽的鳄鱼,看到晁盖一伙来投靠,他没有想太多,他只觉得增加编制是好事,而且他们据说还带了说不清的钱财,既能增强军事实力,又能增强经济实力,这笔买卖看来很值,不过仅仅是看起来。

说起来王伦和晁盖都是悲剧人物,两个人都曾经是梁山的领导核心,但都是在梁山大业未成的时候就驾鹤仙游了,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一天,有些可惜。其实两个人的悲剧主要是民间传说造成的,因为这两个人在各种版本的水浒中分量都不重,王伦出现的次数最少,晁盖出现次数多一点,但地位变化比较大,有的版本里根本没有晁盖,有的版本晁盖是三十六正将中最后一个,还有的版本是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就去世了,所以晁盖的悲剧主要还是民间故事把他给写的太少了,所以施耐庵为了突出宋江就把他给写死了,没办法,得突出主角。

在水浒中,王伦,晁盖,宋江是三任领导集体的核心,卢俊义一度是被作为形象代言人的核心,而柴进实际是梁山的恩主,伟大的缔造者之一,但是因为他本身对权力不感兴趣,再者如果他当核心的话,那么梁山聚义的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了前朝遗老遗少要复辟了,属于“反宋复周”概念了,那是宋江等一批渴望招安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等到柴进上山之后,宋江就黑不提,白不提,而晁盖是一个粗人,而且当时已经习惯当老大的感觉,所以柴进就这样与领导核心擦肩而过,说白了他也不在乎,后来征方腊后他索性辞官不做,什么是贵族,这就是贵族,三代才出一个贵族啊,所以宋江,晁盖他们是注定与贵族无缘了。卢俊义如果也算贵族,那他就算一个莫名其妙的贵族,他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想做什么,他只是梁山的一个所谓代言人,令人奇怪的是,他的眼光居然远远比不上他的仆人燕青,莫非一个人的视野是否宽广也跟地位和身份无关?

对于王伦而言,梁山就是他一个人的梁山,杜迁,宋万c朱贵就是给他搭班子的人,至于林冲那只是一个外人的摆设,一个所谓的四哥,梁山上的事一般都是王伦说了算,即使有什么大事,只要王伦一提议一举手,老杜c宋万c朱贵就跟着举手,林冲就是反对,也是4票赞成,1票反对,所以说到底梁山还是王伦的;对于晁盖而言,什么你的我的,梁山是大家的,他的梁山是大梁山,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把东溪村的流水席开到了梁山,只要兄弟们有肉吃,有酒喝,什么官府,什么天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这是晁盖的大梁山主义;而对于宋江则不同,如果要招呼大家喝酒,享受老大的乐趣他已经在郓城享受到了,他上了梁山就要追求不一样的东西,他要在梁山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如果在郓城混一辈子,他可能连个知县都当不上,因为那时的官员制度一般是上面委派有功名的人,像宋江这种没有功名的白身之人,能在官府里当个押司打一辈子杂就不错了,而在梁山则不同,梁山就是他跟政府谈条件的资本,所以宋江但凡见着人就拉人入伙,速度快的像传销,像拉保险,因为这是他将来谈判的资本。

王伦就像一个村里作坊的小老板,只要够吃够喝就够了;晁盖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红火的乡镇企业厂长,只要兄弟们满意,有点产值够喝酒吃肉就够了,关键是要兄弟们满意,而自己的脸上有面子;而宋江则是一个经营民营公司而又志向远大的老总,他要把他手上的优质资本引入政府题材然后寻求做大上市,而自己作为高管要实现人生的情怀,要实现人生的飞跃,而关胜c花荣这些在体制内混的不好的中层重新获得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梁山上几乎90的人是愿意跟着宋江一起被招安的,因为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对于宋江而言,梁山聚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个人,三条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因此路线冲突,决定王伦和晁盖注定要先后退出梁山的历史舞台,这是定数。

路线斗争自我都有,梁山也不例外,现在梁山的第一次路线斗争就要开始了,代表的双方分别是王伦和晁盖,主席则是林冲,因为他的身份很特别,他既不属于王伦派的,也不属于晁盖派的,他居中,冷静观察一切。

本来王伦得到朱贵的密报他很开心,因为这下队伍一下壮大了很多,而且听说来的人还带了很多银子,人财两得,这种事哪找去。王伦只是一个书生,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来的这些人究竟是什么角色,如果他能预测到这些人上山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那么打死他都不会同意晁盖上山,大不了晁盖他们发飙拆了朱贵的酒店,那又能怎么样,大不了再盖,可惜啊,可惜,人不能回到过去,同样不能预知未来,所以王伦老弟,还是认命吧,施老爷子让你死,我怎么能你活呢,顶多给你多写几句悼词了。

应该说晁盖在见王伦之前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知道王伦喜欢钱那就多送一些钱给他,知道王伦是个落第秀才,所以晁盖一见王伦就说自己是个老粗,没什么文化,因为他经过分析,在王伦手下能吃得开的三个人都是老粗,没什么文化,王伦这种落第秀才实际存在一种变态心理,他自己是读书人,但是由于成绩不好,所以他会比粗人更仇恨读书人,很难想象,如果王伦一直当老大,吴用,萧让等人的日子一定会很惨,因为粗人对粗人往往还透着人情味,而文化人对文化人,反而能整出血,幸好,这个炸弹在吴用跟王伦见第二面时就解除了,不然吴用的日子很难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