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游戏竞技 > 视死如归魏君子最新章节 > 第223章 让儒家再次伟大【万字求订阅】

第223章 让儒家再次伟大【万字求订阅】 免费阅读

而能帮助他达成目的的人选目前也只有一个。

迎着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四皇子杜威的心在滴血。

但他没有办法。

“殿下距离你上次提升实力一共也没过去几天再继续提升的话太显眼了。既然你想招揽人才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砸钱。

“你缺钱吗?”

四皇子笑了:“老杜我这个人铁骨铮铮从来都不喜欢钱对钱根本不感兴趣而且一直发自内心的认为金钱只会玷污我高尚的灵魂。”

杜威没有说话他知道一定有“但是”。

“但是”果然来了。

“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大业为了帮助你们的神明杀死魏君这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我愿意让你用金钱来玷污我高尚的灵魂。”

四皇子那叫一个大义凛然。

仿佛真的为了西大陆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杜威感觉到了自己的胃在翻滚。

上一次他见到这么厚颜无耻的人还是上一次。

……

不止是四皇子和杜威被监察司这波无差别扫射给吓到了。

被吓到的还有其他人。

礼部。

王尚书坐山观虎斗也看的浑身冷汗直冒。

论修为他的修为不低大儒还是大儒中最顶尖的那种。

孟老如果不是从魏君这里得到提点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都是不如王尚书的。

作为儒家在大乾朝堂的代言人王尚书也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人物。

但是看到现如今京城政局的变故王尚书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王党溃不成军。

而王党自然就是儒家一党。

在这次京察期间他们被上官丞相打的简直是鼻青脸肿。

还顺带被陆总管搂草打了兔子。

这两位都没有忘记儒家的威胁。

更没忘记儒家和乾帝在合作。

所以下手那叫一个狠。

“爷爷帝党太强大了。”

王尚书联系到了自己爷爷王海把京城的情况向自己的爷爷汇报了一下。

“监察司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刀上官丞相也是陛下最倚重的大臣。

“尽管现在陛下昏迷不醒但是上官丞相和监察司都在火力全开我们儒家在朝廷的位置被极度挤压。

“爷爷论党争我确实搞不过他们。”

王尚书自愧不如。

作为礼部尚书他牛逼的是引经据典论学识的扎实他甚至有把握吊打上官丞相。

但是论做官的艺术上官丞相把他吊起来打。

对于王尚书面临的这些情况王海其实是早有预料的。

“之前在乾帝面前我就和上官云还有陆谦暗地里交锋过几次两人都不是等闲之辈。”王海点评道:“论朝中底蕴他们比我们强很多。不过这两人虽然厉害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

王尚书心中一动问道:“爷爷是说他们目光短浅打压异己?”

王海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他们厉害是我早就知道的他们打压王党也没有问题但是再聪明的人没有了目标和信念感也会沦为行尸走肉。身为帝党他们打压已经投靠了乾帝的儒家就是自己人在打自己人。这就是传统官僚最短视的地方也是他们最无解的地方。明明有一身的才华却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争宠简直是浪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我们论党争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论境界我们高出他们不止一筹。这一次看似是他们大占上风但实际上呢?还不是被我们当枪使了。”

说到这里王海对于自己的安排十分满意。

上官云后辈尔。

陆谦区区一个阉人。

能力都是有的。

但是格局和本圣还是差的太远了。

本圣只是略施小计这两人就主动自投罗网。

目前儒家在朝堂内被打压这件事情的确在王海的预料之中。

也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现如今在朝中依附你的这群儒家官员本来就都是铁杆的帝党。做的也都是闲散的官职于国无功反而还犯了各种事情以至于被拿住了把柄。

“他们被罢官是理所当然之事你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正好借助上官云和陆谦的手对我们儒家来一次刮骨疗毒把这些铁杆的帝党一扫而空。

“这些人把位置空出来你再安排那些支持魏君的儒家大儒上位这样才能增加魏君在朝中的话语权保证魏君的安全。”

王海把一切安排的很完美。

上官丞相和陆总管也完全在按照他的计划走。

王尚书心悦诚服:“爷爷就是爷爷不愧是当年差点一统朝堂的高手。上官云和陆谦这种打压异己的行为简直就是在给爷爷助攻他们在第一层您在第五层。”

王海对于孙子的马屁十分受用。

毕竟说的都是实话。

当然受用归受用王海的理智还是在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空出来容易再还回来就难了。上官云和陆谦如此打压儒家必然也是想增强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让帝党的实力更强。所以想要和他们虎口夺食的话并不会特别容易。”王海提醒道。

王尚书有些不解:“陛下不是和爷爷还有他们说过吗这些位置都是要留给我们儒家的。”

这是儒家和乾帝的合作基础。

儒家的历史悠久比大乾都更加悠久。

说句不好听的话大乾灭了儒家未必会灭。

所以乾帝想要得到儒家的帮助当然不能空手套白狼肯定是要付出一些筹码的。

这些官位就是乾帝给出的筹码。

不然大乾朝廷在儒家那儿可没有什么信誉。

正因为有这一点所以王尚书虽然震惊于儒家现在被打压的如此惨烈但是也没有太担心。

不过王海给他上了一课。

“上官云和陆谦对于乾帝忠心和他们想要打压儒家在朝堂上的实力并不冲突。我们上位是要分他们手中权力的他们肯定不想看到。

“这就是传统官僚和党争最让我不喜欢的地方太容易内斗了。如果有乾帝压着还好毕竟乾帝想要铲除魏党。但是现在乾帝陷入了昏迷上官云和陆谦就未必把魏君视为头号威胁了。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我们说不定就成为他们首要的打击目标毕竟魏君是不屑于去和他们争权夺利的。

“所以尽管名义上都是为乾帝效力但他们不会轻易给出目前空缺的官位这点你要好好谋划一下不能便宜全被他们俩占去。”

王海的一番话让王尚书重视起来。

但王尚书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爷爷如果上官云和陆谦真的想要霸占着这些空位不放我怕是斗不过他们。”王尚书无奈道:“本质上我还是一个大儒不是一个官僚他们那一套我学不会。”

礼部尚书是六部之首。

这是官方规定的。

但也是名义上的。

礼部公认的清贵之部。

户部管钱吏部管升官兵部管打仗刑部管邢狱工部管工程都是有真正实务的也就有随之而来的权力。

礼部呢?

管礼仪……

这玩意说重要读书人把它抬到了特别重要的地方所以礼部才成为了六部之首。

但是对于那些不讲武德的官僚来说礼仪这玩意就是个摆设。

忽悠傻子的。

他们自己一点都不信。

所以他们更犯不上忌讳。

论地位礼部确实是最高的。

论实权礼部也是最少的。

所以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王尚书当的其实很清闲。

再加上他之所以担任礼部尚书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派驻大乾的代表走的是派遣道路不是从底层爬起来的。

所以别指望他有太多的斗争经验。

这不现实。

上官丞相才是从一个普通书生慢慢爬到丞相位置上的政客。

陆总管是从一个小太监慢慢变成提督监察司的权阉。

姬帅也是通过卫国战争上位靠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不断提升的自己的地位走到了今天军方第一人的位置上。

但王尚书一步到位。

省略了中间的过程。

也就等于省略了这中间通过磨练与阅历可以得到的能力。

这是无法避免的。

王尚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从不高看自己。

有自知之明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对于自己孙子的自我认知王海还是满意的。

他给王尚书支了个招:“你去找魏君。”

王尚书有些不解:“爷爷上官云和陆谦本身就是在打压魏党我去找魏君有什么用?魏君还能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不成?”

事实上魏君还真能。

不过现在各方的信息都不对称。

王海也没有寄希望于魏君能够指挥的动上官云和陆谦。

王海想的是从另外的角度着手。

“上官云和陆谦想要把儒家在朝廷的势力赶绝这种事情他们是干的出来的但是我们儒家为国为民俯仰无愧天地。而且朝廷也需要儒家所以一旦魏君知道这件事情魏君肯定会帮我们说话。

“上官云和陆谦不会听魏君的指挥但是只要魏君公开发了话就会形成大势。

“谁都对抗不了大势。

“魏君现在有这种声望一言便可决定舆论的走势。除非上官云和陆谦想要遗臭万年声望暴跌否则只要魏君出面保我们儒家他们就不敢一意孤行肯定会给我们儒家保留一定的位置。

“所以事情的关键还是要说服魏君让他帮我们说话。”

王尚书被王海说服了。

“好我去和魏君说。”

王海特意提点道:“你记着和魏君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们儒家准备安排进朝堂的是想要支持他的人。

“魏君是一个心底无私的正人君子你若是说我们准备安排支持他的人上位以魏大人高尚的品格说不定反倒是会拒绝你的提议。

“你要告诉他我们儒家支持他的人都被上官云和陆谦办掉了为了让我们儒家在朝堂继续能够发出声音我们准备安排一些反对他的主张但是实干能力很强的儒家弟子为朝廷服务。

“如果换成别人这种忙是打死都不会帮的。但是魏君不同以魏君的性情他不会介意上位者是否支持他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他就会去做。

“切记务必要按我说的做否则可能会失去魏君这个强援。”

王海用一个错误的逻辑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王尚书尽管政治斗争的经验一般但是执行能力很强。

听完王海的提点他下班后立刻就去找了魏君。

果不其然当王尚书说出上官丞相和陆总管在借助京察的机会打压儒家的时候尽管特意点出了这次被罢官的儒家弟子都是支持魏君的人但魏君不仅没有沮丧反而很正气凛然的问道:“王尚书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过线了?上官丞相京察的结果可否有诬陷他们?”

王尚书摇头。

魏君立刻毫不犹豫的说:“做错了事情理应付出代价。当官是要为民做主的不能因为他是谁的人就能够身居高位。

“这些人支持我魏君又怎么样?他们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被罢官去职也是活该我绝对支持上官丞相。

“我魏某人从未想过结党营私京察本就是能者上有问题者下。王尚书你如果是让我为这些支持我的魏党求情魏某人恕难从命。”

感谢上官丞相把这些魏党从朝堂赶走了。

日后知己同学如果想对我下手来自朝堂的阻力也会减少很多。

更何况这群人还是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魏君很开心。

自从上次王尚书悄悄传书告诉他以后儒家在朝廷会暗中支持他之后魏君就一直提心吊胆。

儒家的历史比大乾都长天知道这么多年下来积攒了多少底蕴。

他被这群人支持和保护找死的难度就更加大了。

魏君正愁拿儒家的这群人没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上官丞相和陆总管就主动对他们开刀了。

开的好。

正好把这些人都赶出朝堂把魏党一扫而空。

如此一来朝中支持他的人锐减真要是有人想对他下手也会容易很多。

魏君给上官丞相和陆总管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而王尚书也在心里给魏君和自己的爷爷王海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王尚书内心庆幸幸好自己听了爷爷的话找到了正确的和魏大人聊天的方式。

魏大人也的确和爷爷预料的一样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正人君子。

魏大人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党争有的只是清白和正义。

如此君子方值得儒家全力的扶持才值得儒家上下所有人追随。

王尚书感受到了魏君灵魂的高尚也感受到了爷爷王海那浩如渊海的智慧。

所以接下来王尚书完全按照王海的意思与魏君继续聊了下去。

“魏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王某受益匪浅。”

王尚书先是捧了魏君一句然后继续道:“魏大人对于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罢官去职本官也没有意见。但是大乾不能没有儒家朝堂不能没有儒家的声音。让上官丞相一家独大让监察司肆无忌惮的扩充自己的实力对于大乾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魏君点了点头。

这是真的。

纵然魏君发自内心的认为上官丞相和陆总管都是人中龙凤但是让他们把权力过度集中起来也会出现问题的。

因为没有人会永远正确。

而且正如同镇西王世子担心的那样由他们来限制皇权那谁来限制他们呢?

当满朝文武都是他们的人之后本质上这个朝堂和之前有皇帝在的朝堂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都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并不是魏君提倡的事情。

魏君看向了王尚书认真道:“王大人这话魏某是认同的大乾或许需要集权但也需要更多的声音。儒家于国于民都是有大功的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从朝堂上彻底绝迹。”

即便在卫国战争当中儒家立下的战功也不少。

而且遭受那么大的冤屈儒家也并没有反叛的迹象顶多是对皇室不满对于上官丞相姬帅他们这群掌权者不满。

这在魏君看来很正常。

就儒家那遭遇搁到他头上魏君估计自己绝逼把大乾给灭了。

本天帝受不了那种委屈。

儒家才报复到这种程度绝对称得上君子行为了。

魏君对于这个世界的儒家印象不差除了儒家非要保他之外其他方面儒家绝对不是拖国家后腿的存在反而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上官丞相在大力打压儒家?”魏君问道。

王海点头:“对不止是上官丞相包括陆总管甚至是姬长空都在打压儒家。”

这是真的。

因为三巨头都以为儒家已经和乾帝达成了全面合作是铁杆的帝党。

既然如此政见不同自然往死里干他们。

对镇西王下手他们还有几分怜悯之心对儒家下手他们那叫一个心狠手辣。

毕竟王海是当着上官丞相和陆总管的面与乾帝达成的合作协议。

老戏骨对飙演技谁都没输彼此都信了。

所以魏君也信了。

他得到的全都是错误的信息。

“王大人稍安勿躁说起来魏某也是儒家弟子此事我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不平则鸣我为儒家上书鸣不平。”魏君直接打了包票。

王尚书心中一喜。

但魏君紧接着一句:“王大人儒家要进入的毕竟是大乾的朝堂。所以为了让儒家弟子在朝中有更好的发展你最好不要提拔那些支持我的儒家弟子尽量选用反对我的实干能力又特别强的儒家弟子进入朝廷这样他们才能够取得上面的信任。”

为了削弱自己的实力魏君也是操碎了心。

而魏君的主张让王尚书感动的一塌糊涂。

同时再次为自己爷爷王海的智慧而叹服。

一切都在爷爷的掌控当中。

“魏大人这样一来你的处境就大大的不妙了。”王尚书提醒道:“你为儒家发声我却扶持反对你的儒家弟子这属实是不当人子。”

魏君摆了摆手大气道:“魏某一人的处境不算什么只要能够让儒家重返朝堂掌握一定的朝廷话语权魏某甘愿牺牲。只愿王大人提拔的儒家弟子能够谨记为民做主这四个字成为一个济世安民的好官让儒家再次伟大。”

“会的魏大人一定会的。”王尚书动情道:“有你在儒家肯定会越来越好。”

就冲着魏大人你这番话以后儒家一定死心塌地的跟你混。

王尚书早就铁了心了但还是深受感动。

“让儒家再次伟大。”

王尚书看着魏君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只要魏君活着儒家一定能再次伟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