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游戏竞技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最新章节 > 第065章 开原对(五千八百字大章)

第065章 开原对(五千八百字大章) 免费阅读

“边地士兵和百姓的钱越来越少,朝廷发了钱,却总是不够,只因边地物价不断上涨,末将在沈阳,本来杨大人准备给末将购买些耕牛食用,结果发现牛肉涨的太厉害,被迫换成了羊肉······”

刘招孙没有说完,熊廷弼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神色严肃道:

“刘招孙,你所言者,老夫早有留意,我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对蒙古各部便多以羁糜之策,后不断受挫,被迫增加募兵,边军军响逐年递增,却不见边患有一年停歇,宣大蓟镇如此,辽东亦然,辽饷也好,九边兵饷也罢,最后都落在这一众总兵和商人手中。总兵只需豢养若干家丁,撑作门面,商人走私建奴蒙古,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长此以往,军士百姓如何不穷困,辽事如何不败?”

客兵麋集于几座小城,银子都让那些奸商和总兵赚去了,朝廷还得不断

砸钱,花了钱就怕师老饷匮,钱花光了,士兵战斗力没了,于是就催促军队尽快作战。

那些从大明各地临时调拨拼凑的客兵,经过千里艰难跋涉,历经艰险,终于抵达铁岭沈阳边城,早已怨声载道,此时朝廷粮饷不足,兵士还要受奸商盘剥,受辽镇歧视,如此这般,别说打建奴,自己人不先打起来就是万幸了(浑河之战前,白杆兵和浙兵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即便能仓促作战,各部人马也是兵将不识,相互猜忌,如萨尔浒那样相互掣肘隔岸观火。

最终的结果便是,南兵北兵蓟镇辽镇带着钱粮装备一波接着一波送。

萨尔浒如此,开原如此,浑河血战更是如此!

朝廷这种挑水填井的策略,当然不能平辽,最后只会养肥一群军头和奸商,而且让建奴越打越强,越打越有信心。

“那你的粮食和兵源是什么?”

刘招孙沉默片刻,终于亮出底牌。

“回大人,人心便是以华变夷,”

“粮食和兵源是抑制兼并,重商重农,简单来说便是改革卫所,”

熊廷弼茫然望向刘招孙,半晌才道:

“以华变夷,改革卫所?”

“所以你许诺城中各族贸易,而不去斩杀那些女真、蒙古人?这便能以华变夷?”

刘招孙没想到熊廷弼早知此事,点头后又摇头。

“大人明鉴,辽事大坏,表面在清河、抚顺之败,在辽饷匮乏,客兵难继,其实是在卫所,在乡野,在州城以下,这些地方,皆被建州女真渗透的千疮百孔了,而这才是辽东根基,”

“南北一十三省,卫所,皆已糜烂,辽东更是如此,莫非你想重整辽东卫所?这恐非易事,”

刘招孙知道此事极为艰难,所以才要熊廷弼帮忙,于是继续道:

“太祖之制,卫所本已十分完备,只是后来缙绅土地兼并,卫所军将私肥,所以才一步步变成这样,”

“末将无力改变辽东卫所,不过开原辖内的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尚有一线生机,可交由末将整顿,经略若能支持末将,便·····”

熊廷弼沉默不言,他以为刘招孙是要重新分田,和开原周边缙绅土豪为敌,这是要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事在我朝

也不是没人做过,不过这些人下场都不怎么好罢了。

刘招孙抬头望见熊廷弼面露为难之色。

“经略大人,”

刘招孙语速放缓。

“辽事恐继续败坏,末将以为,照此下去,虽有开原惨胜,辽沈怕也是不保,”

“末将愿坚守开原,立于外番之中,以圣人之言,教化蛮人,徐徐图之,以三千虎贲,秣马厉兵,若后金有变,再言扫穴犁庭,”

“不过在此之前,还望经略全力支持开原,无惧流言。”

熊廷弼闭上眼睛,刚才听刘招孙说辽饷之弊,整顿卫所,觉得有些道理,什么教化蛮人,立于包围之中,等后金有变,就是天方夜谭了。

“哦,如何推行教化,教建州女真人读《论语》《尚书》?还是把他们金钱鼠尾辫剪了?”

刘招孙尴尬一笑,解释道:

“大人,教化也不只诵读四书五经,科举考试,培育民风也是教化所在,辽人骁勇善战,丝毫不逊于建奴,只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若能因势利导,便是源源不断的兵源。”

“如何因势利导?”

“以情,以利,以势,”

“末将观辽东汉人,愿为包衣奴才者,还是少数,十之二三而已,人皆有羞耻之心,汉家男儿为何委身奴贼?此为情。”

“开原毗邻蒙古,海西,乃是北地最大的马市之一,各族杂居,商贸繁荣,往年获利丰厚,可惜都让辽镇占据,挥霍他用,如今开原贸易,末将可掌控一部分,以后鲸吞蚕食,借商贸之力,以华变夷,此为利,”

可从内省增添人丁填辽,许以优惠之便,减免部分赋税徭役,如湖广郧阳等地,人多地狭,流民众多,若能援辽,此消彼长,还有兴文教、重科举,尚军功,此皆为势。”

提到科举时,熊廷弼身体微微前倾,刘招孙知道他对这个颇感兴趣,于是继续道:

“如大人所知,辽东未设布政司、按察使,往年科举,只有科考,并无乡试,”

熊廷弼微微点头,他在辽东多年,对科举之事亦很是头疼,很多文官将辽东视为荒蛮之地,宁愿去陕西贵州这样的穷苦之地,也不想去辽东。

“辽东考生须前往附近山东考试,舟车劳顿,甚为不便。嘉靖

年间,朝廷虽允许辽东考生前往顺天考试,然而路途也不近,科举不兴,便断了许多辽东读书人的晋升之路,加剧了他们投靠建奴,朝廷须留意焉。”

刘招孙还要说下去,天色不早,经略大人便让他改日再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刘招孙知道熊廷弼苦衷,便不再多言。

两人下了城墙,一路回了参将府,杨镐已让人准备好了晚宴。

宴席之上,熊廷弼坐在首位,开原兵备道、备御都司文官们死了大半,两位指挥使又不敢坐在刘招孙上首位置,杨镐便和熊廷弼相邻。

两位辽东经略在一起,相顾无言,熊大人自从下午和刘招孙一番长谈后,再无羞辱杨镐的念想。

经略大人越发感觉到,他这次经略辽东,就是来给皇上背锅的,他离开京师时,皇上沉疴不起,缠绵病榻已有数日。

熊廷弼注重实干,鄙视虚谈,又刚愎自用,这些年开罪了很多同僚,从湖广到京师,从兵部到蕃王宗室,到处都有想弹劾他的人。

上次殴打武库司主事,便有言官参他桀骜不驯,还有人把他比作霍光之类,稍有权柄便要压迫同僚,建议皇上杀之以绝后患。

熊廷弼也不上书自辩,只是负气说,若皇上不信任自己,便辞去这经略职务,搞得万历很是难堪。

经略大人深知,如今皇上时日不多,等新皇登基,他的辽东经略便可能结束,而且搞不好还要搭上这条老命。

熊廷弼思虑良久之后,终于决定,趁他在辽东权柄在握,要好好支持这位不矜名节,只为成事的真名士。

熊蛮子虽性刚负气,容易冲动,不过今日一番游历巡视,已经让他笃定刘招孙非池中之物。

此子不仅杀伐决断严明治军,用兵谋略颇有章法,更难能可贵者,还心怀天下苍生,顺天应道,不以华夷之辨滥杀远人,不矜名节不慕名利,大有古君子之风。

这些,便绝非那李成梁之流所能比。

想了很久,熊廷弼楚人的犟脾气上来,抚掌大笑,心道:

“罢了,罢了,辽事如此,辽镇误国,京师一群鼠辈只知掣肘,老夫不忍辽东沦丧,便让这后生放手一搏。”

一众文臣武将在刘招孙带头下,举杯换盏向经略大

人劝酒,熊廷弼喝得酒意阑珊,一时豪气干云,又和刘招孙聊了些辽东旧事。

杯盏狼藉,曲终人散,经略大人喃喃自语:

“刘招孙,我熊廷弼能信你,这大明,谁又能信我呢?”

注:

(1)“每应手而抽一弓,弓辄断,取一箭,箭辄半截,验一刀棍,而刀不能割鸡,棍不能击犬。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箭皆无翎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頽,甚有全无一物,而借他人以应点者,又皆空头赤体,无一盔甲遮蔽。”——《熊廷弼集·辽左大势久去疏》

(2)“披长厚甲昔,执长矛及长柄大刀战於前,披轻网甲者持弓箭从后射之。所选精兵骑马立於他处观之,见有不胜,相机助战。故每战皆能取胜。”——《满文老档》第四册

(3)《题熊侍御疏牍叙》《宝日堂初集》卷十一张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