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科幻灵异 > 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 > 第184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求一波月票)

第184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求一波月票) 免费阅读

本来便是精锐的将士们仅仅三天的时间本来就精神的面貌在整体气势上更上一层楼。

值得一提是五个千户。

这五位千户的表现比一般士兵都更加优异几乎所有的体能训练都算是完全达成。

哪怕是曹炳这样的军二代也从来没有叫苦过一次最累的时候都在咬牙坚持。

询问过后朱英这才明白原来所有的千户包括大部分的百户本身就练有武艺。

像曹炳这种自小就被父亲曹震训练站军姿在他看来比练武时候站桩要轻松太多了对于这样的训练根本没有需要提出异议。

操练的顺利和这些千户百户带头因素分不开来。

这着实让朱英非常省心。

“大孙在军营里今日是第几天了呢。”

晚膳过后朱元璋批阅奏章之前对一旁的刘和问道。

“回禀陛下算上今日已经是四天了。”刘和躬身说道。

“咱就知道咱这大孙对于军事这方面的兴趣远远要大于处理政事平日里批阅奏章的时候总是想着法子如何躲懒。”

“现在去了军营天天就干操练的事情去了不过咱看了昨日送来的奏章大孙在政事上的处理也越发熟悉了起来。”

朱元璋先是埋怨了几句而后又忍不住夸赞起来。

“长孙殿下文成武就这是秉承了陛下的天赋呢在臣看来日后必定是英明神武。”刘和奉承着说道。

显然对于夸赞大孙这套朱元璋很是喜欢眼角的皱纹都笑得堆在了一起。

闲聊几句后朱元璋就开始批阅奏章。

只是没过多久蒋瓛就过来了。

“禀告陛下有关于以工代赈的三名涉事官员已然全部逮捕还请陛下示下。”

听到这话朱元璋眉头一挑说道:“还示下什么审讯过后直接处死而后将其罪行传告至所有郡县。”

“若不是咱大孙仁慈这些个官员个个都该死咱就听大孙的意思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此番过后若是还有人从中贪污钱粮。”

“无论多少尽皆处死。”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其实早在锦衣卫上报关于地方郡县在以工代赈这块官员们情况的时候朱元璋第一反应就是杀。

不过看到那些上奏的内容就决定考校大孙一番而后被大孙说服目前只诛杀几个贪得厉害些的其余先放上一放。

“咱大孙这次可是要失望了哦咱也得让他清楚这些个贪官一旦贪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

“有的时候单纯的仁慈只有助纣为虐的可能。”

朱元璋冷漠的说道之所以不杀当然不是朱元璋改性了只是借用这次机会让大孙明白对于贪官要如何去处理。

说完后朱元璋又问道:“关于被贪墨的钱粮可都追回来了。”

蒋瓛道:“回禀陛下三人所贪墨的钱粮全追回来了甚至比我臣等锦衣卫记录的还要多些。可能是因为凉国公出面的缘故吧。”

“算他们识相。”朱元璋闻言说道:“按照他们这般贪墨的数额便是满门抄斩都不为过。咱这大孙什么都好在这方面像他奶奶父亲一般过于善良了一些。”

按照原本的律法这些贪官的妻儿都会受到连坐妻妾女儿直接罚入教坊司儿子等人则流放边疆。

但在商议的时候大孙坚持罪过全部归纳到官员本身之上这才让朱元璋退步。

作为后世来人对于连坐制这等律法心底里并不能接受。

当然完全放过贪官也肯定不行至少贪官的家财大半都要充公。

“陛下锦衣卫来报长孙殿下先前通过驿站文书下令到西域去取的物件如今已经抵达京师。”

蒋瓛再次禀告道。

朱元璋闻言眼睛顿时一亮忙道:“快立即派人去取马上送到咱的面前来。”

“臣遵旨。”蒋瓛闻言顿时出门急速离去。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次送来的物件是什么便就是大孙所提到到的关于自身被救时候那破碎的布条。

要知道那可是能够证实朱英身份的铁证。

虽说现在直接让朱英上位册封太孙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但若是铁证如山信服者自然多谢。

这些证据并不是朱元璋要展示给大臣们看的那些个文臣也没啥否认的资格。

主要还是展示给自己的皇子皇孙以及诸多藩王塞王。

在朱元璋的心中还是希望整个老朱家大家庭要和睦起来。

朱英的出现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亲王了或许明面上不说心底里很可能不认可。

当有了布条作为铁证的话这般大家就无话可说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要过得慢些朱元璋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批阅奏章了。

总是下意识的看着门口是不是的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哪怕他明白蒋瓛出门还不过十来个呼吸。

左顾右盼良久蒋瓛终于手提一麻布包裹的木盒赶来便是如同武艺高强的蒋瓛此刻也忍不住喘着粗气显然全程都在奔驰之中。

看着蒋瓛手里的木盒朱元璋直接起身不待蒋瓛回话直接按捺不住走了过去拿过蒋瓛手里的木盒。

看着手中的木盒朱元璋的情绪都变得有些动荡起来。

本身朱元璋的性格就是猜忌多疑。

只是对大孙的爱把这一切都压制下来了同时也控制心中有不好的想法甚至自我催眠大孙就是真大孙绝不可能是假的。

孝陵陵墓挖掘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朱元璋让他越发认定大孙的真实身份。

现在再加上布条的佐证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这一刻朱元璋拿着木盒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打开布条后里面出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的雕纹表示着本身的不凡放在民间也算是名贵之物少说也得数两白银才能买到。

从这上面朱元璋可以看出大孙对布条的看重程度。

如同捧着瓷器一般朱元璋轻轻的打开生怕自己动作不当导致里面的东西给碎裂开来。

实则哪怕是直接摔在地上一块布能有多大的损伤。

木盒无锁直接就能开启打开后一块有些老旧的绸缎出现在朱元璋的眼前。

“没错没错是它就是它。”

拿起布条的那一刻朱元璋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情绪也变得激动非常。

在旁人眼中这只是一块破布但朱元璋看着上面金丝的绣字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大妹子一针一刺的绣出来的。

当时大妹子在刺绣的时候因为病倒的缘故所以除了简单的三个名字并没有其他的图案。

要知道在很多小孩的肚兜上多数都是有着大量刺绣的图案这件白色的肚兜则是完全不同。

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布条上的金丝刺绣感受丝滑绸缎上的金丝在朱元璋的眼中曾经的大妹子模样仿若浮现在了眼前。

一些零碎的回忆在脑海中不断的闪过所有的一切恍若便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就好像现在的朱元璋去到坤宁宫里大妹子正在等着自己一同就寝。

良久回过神来时此刻朱元璋的脸颊已然是老泪纵横。

旁边蒋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刘和也是静悄悄的。

作为陛下的贴身侍卫和贴身太监他们对于陛下现在的情况非常理解也见过了太多次。

皇后驾崩后每到深夜陛下经常会嚎啕大哭悲伤不已。

在太子殿下薨逝后突然又变得极为冷漠任何时候都像是万古不化的寒冬般。

直到长孙殿下的出现才让陛下重新恢复了笑容。

“快叫宁妃过来宁妃和大妹子最为熟悉这上面的刺绣手法宁妃定然清楚。”朱元璋突然说道。

得到谕令的刘和赶忙安排宦官传唤宁妃。

“前些日子宁妃对大孙还有些怀疑待看了这刺绣后想来便可以直接认定了。”

朱元璋口中念叨着。同时摸着手中刺绣这样让他好像是感受到了大妹子的存在。

此时的后宫中宁妃正在寝宫里看着一些太医院的相关记载。

那泛黄的纸张表达出经历过的年月这些记载皆是十年前太医院的存根是跟当时朱雄英有关。

是宁妃安排人从太医院取出来的。

宁妃心思缜密在知晓了朱雄英的存在后心中有些怀疑但没多想本意就是打算按照陛下的吩咐见到朱雄英后再说。

但在吕氏的提醒下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些猜测宁妃当然不敢和陛下直接说只好自己从太医院将曾经有关朱雄英病症的记载调取出来。

这十多张纸上就是当时十多位太医诊断朱雄英的结果。

其中无一例外诊断结果均为眼中的先天心症。

翻开一旁的医书宁妃借着烛火仔细研读上面正是关于先天心症的描述。

“先天心症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可养之不可断之。”

意思便是一旦发作当天就没了只能疗养但没有办法根治。

一旦患了这等病症一辈子都是如此稍有不注意就会死亡。

看到这里宁妃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起来。

就在此时屋外有太监禀告陛下急召。

宁妃闻言立即起身在宫女太监的随同下朝着乾清宫过去。

从后宫到乾清宫不算远没多久宁妃就过来了。

进门就看到陛下手里正拿着一块破碎的布条书案上摆放着一个木盒。

“宁妃快快过来你给咱看看此物是不是大妹子亲手刺绣而成的。”朱元璋急切的招呼说道。

在刺绣这方面宁妃也算是大家很是懂行。

宁妃虽然不明白陛下的意思不过还是走上前接过布条仔细的查看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

只是入眼宁妃顿时就惊呼一声语气中充满着不可置信。

“如何如何是不是大妹子绣的那块。”朱元璋见到宁妃有些失态的惊呼赶忙追问道。

“陛下稍等待臣妾好生观摩一番。”宁妃听到朱元璋的声音这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借着烛火的光芒仔细向着刺绣的针线手法看去。

刚才之所以有被震撼道完全是因为这块破碎布条对于宁妃来说无比的熟悉。

当年为朱雄英尸身更换衣物宁妃对于那块白肚兜再为熟悉不过。

当时马皇后病倒在床上坚持自己给孙儿绣字宁妃陪在身边多次提出自己帮忙被马皇后拒绝。

对于这块白肚兜宁妃远比朱元璋要更加的熟悉。

尤其是刺绣所涉及到的阵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表现的形式完全不一样。

刺绣是所有大家闺秀必须学会的一门手艺在后宫刺绣更是尤为重要。

刺绣针法中极为繁杂有抋绒针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

又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四大名绣在此之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等。

也就是说每个人刺绣针法的习惯将会因为自身的喜爱和习惯刺绣的表达将会完全不同。

在刺绣高深大家眼里甚至能通过刺绣的手法辨认出所属传承。

如宁妃马皇后这等刺绣大家相互之间更是极为熟悉。

现在宁妃所查看的正是这金丝刺绣上的针法下针收口等等方面。

仅仅这个有些损坏的‘英’字就让宁妃足足查看了半盏茶的功夫这是因为宁妃的反复推敲也跟不够明亮眼神近视有关。

当宁妃将布条放下后便郑重的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这布条上的刺绣便就是姐姐所绣这块布是当年雄英薨逝臣妾亲手为其换上绝不会有假。”

听到这话朱元璋忍不住问了一句:“宁妃可能确定。”

“万分确定绝不会有差错这般技艺除了姐姐这世上臣妾再未见过且还是白肚兜绣字世上独一无二。”

宁妃语气肯定的说道。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笑颜逐开脸上带着泪痕却高兴地如个孩子般。

而后对宁妃说道:“你可知道咱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布条嘛。”

宁妃只是微微沉吟就开口问道:“莫非是雄英那里。”

“没错。”

听到宁妃的疑惑朱元璋直接肯定回道而后有些感叹般的说道:

“咱最初跟大孙见面的时候但见容颜便极为震惊立即询问大孙的情况。”

“当时的大孙谨慎假意告诉咱是有父母的还说自己已然二十和大孙的年龄不符咱自然不能相信便就安排锦衣卫详细调查。”

“果真被咱给查出来了大孙只是那家的养子罢了且就是在南京城外长江边上被捡到的。”

“当时大孙还跟咱争执说是咱大孙是埋在土里他是给人沉了江不相同。”

“这不孝陵陵墓挖掘出来后咱大孙就无话可说了嘿嘿嘿。”

朱元璋像是对着宁妃说又像是对着自己说道语气极为得意。

看着陛下惊喜激动仿若证据确凿没见过朱英的宁妃眼神中闪过微不可查的怀疑。

因为没见过朱英的长相对于陛下口中的极为相似宁妃不明白是什么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刚才。

宁妃正好在看关于先天心症的记载怀疑的种子已然是种下。

只是现在的宁妃也不知道怎么跟陛下去述说。

布条是真布条雄英就一定是真雄英吗。

这个时候的宁妃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若是有人在河边发现了雄英且也发现了雄英的身份且这人还是大明的敌人。

而后寻一个年岁差不多和太子差不多模样的孩童最后制造出这么一场惊天的阴谋。

之所以用了十年待太子薨逝才过来于宁妃看来便就是因为一直在人海茫茫中寻人寻到之后定然暗中进行培养。

不过即便如何代替那先天心症可是替换不了的。

“宁妃在想啥这般出神呢是不是现在就想见着雄英这孩子了你先别急咱本想让他快些过来不过之前咱给了大孙五千人马大孙此刻正在军营里。”

“待他处理完军营的事情咱就立马让他来见你。”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这话宁妃正欲开口突然脑海中灵关闪过转而说道:

“陛下既然早就知道了雄英所在为何不滴血认亲呢若是能合谁还敢说闲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