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虎斗京华最新章节 > 第八回 大漠穷荒 神尼隐现 晓星残月 女侠迷惘

第八回 大漠穷荒 神尼隐现 晓星残月 女侠迷惘 免费阅读

柳剑吟想了多时,又和众人商议一会,结果决定先去山西,先见老伴。这并非柳剑吟不爱女,但柳梦蝶既已走失,要亲去寻找,也不迟在这几天,不如与娄无畏分头办事,自己先到山西安顿家室,由娄无畏先去寻访柳梦蝶踪迹。

当下柳剑吟慨然对独孤一行道:“老兄,不是俺不想尽力,无奈遭逢惨变,见朱红灯的事,只得稍缓些时。但不论是否能找着蝶儿,俺一定会践前言,为反清复明,尽一臂之力。耿耿此心,可矢天日。”

说罢,柳剑吟再对娄无畏道:“徒弟,只好劳烦你再走一趟,寻访师弟师妹。至于你师叔遗言,要你继他掌门的事,也只好往后再说了。”

娄无畏本来就并不急于当什么劳什子掌门,他自然连声允诺,满口答应,而且这么多天来,师妹玉雪可爱的倩影,也已深印脑海。他十年亡命,流浪天涯,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情绪,时时会在舍生入死c血雨腥风之后,隐隐泛起;有一个天真烂漫,像自己妹妹一样的柳梦蝶,在身边笑语盈盈,就好像平习添了许多温暖。这一种复杂的感情,连娄无畏有时想起,也不禁茫然。不过,无论如何,他是愿意为师妹赴汤蹈火而不辞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说柳剑吟等人各各分道扬镳,且先表柳梦蝶当日的遭遇。

当日敌人来势凶悍,一下子就把他们截开,弄得不能相顾。柳梦蝶虽是初涉江湖,但有夜战柳庄的经验,倒比以前沉稳得多,她展开本门剑法,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使得个风雨不透,敌人倒一时奈何她不得。

来围攻柳梦蝶的一共有十来个人,其中有两人是胡一鄂的弟子,本领竟自不弱。至于其他的人,虽也通晓武艺,对付常人绰绰有余,但比起柳梦蝶,却还相差颇远。也正因此,柳梦蝶左遮右挡,居然还招架得住。

但敌人到底人多,而胡一鄂的两个弟子,一个使连环锁子枪,枪尖是一柄单钩,用法除了原有的钩c拉c锁c带以外,并搀有枪中的点c扎c挑c刺等花枪用法,也是一种江湖上厉害的外门兵刃;另一个使的是斫山刀,刀重力雄,删c斫c劈c剁,斫到紧处,飕飕的一片刀风,柳梦蝶倒还真不敢拿兵器和他硬碰。

战到分际,柳梦蝶玉目偷窥,只见大师兄娄无畏被一个使判官笔的老者缠住,兀自脱不了身,三师哥左含英又竟已和敌人打得翻翻滚滚,渐移渐远。她不禁心中焦躁,待要硬闯。其时正巧那使斫山刀的,正用“泰山压顶”之式,连肩带背地斫下来。柳梦蝶咬紧银牙,突使险招,急斜身半转以分敌势,仗着身法轻灵,乘敌人兵刃走空,倏地一剑便斜削敌人手腕。

柳梦蝶这招急如星火,敌人“哎呀”一声,急急向后直纵开去。柳梦蝶趁此时机,也跟踪直扑出去,“蜻蜒三掠水”,三伏三起,已跃过使大斫刀的前头,脱了重围。

但敌人还是不肯放过,急急赶来。柳梦蝶剑交左手,右手在怀中一探,捻了几枚钱镖,猛地一拧身,用“刘海洒金钱”之式,直朝一众凶徒洒去,只听得唉唷连声,敌人竟似倒了几个。柳梦蝶心方暗喜,不料敌人也已出手,纷纷打出暗器!

柳梦蝶阅历尚浅,记得打人,记不得护身,她的暗器与敌人的暗器,竟是同时打出。她一心不能两用,待暗器嘶风,已到身际,才左窜右闪,仗着身法轻灵,虽躲过许多弹弓驽箭,但左胸还是中了一枚燕尾镖,没入左乳侧边,约有二寸。

柳梦蝶身临险境,生死浑忘,她咬紧牙根,猛地撮着镖尾一拔,燕尾镖应手而出,伤处血珠沮沮流出。柳梦蝶全身一阵痉挛,倒并不觉怎样痛楚。(在战斗中受伤,当时是不会觉得怎么疼痛的,因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战斗上的原故。)

柳梦蝶拔出暗器,不理受伤,发狂一样地往前疾跑,一众凶徒也急急衔尾而追,那使锁子枪的一面追,一面招呼他的同伙道:“这雏儿跑不了!别再伤她,咱们要将她活捉!”他竟然是动了色心。

就这样柳梦蝶一直被逼入林中,看看就被追上,还幸她每到紧急关头,就发钱镖拒敌,虽然她己神智微昏,暗器失了准头,但敌人到底不无顾忌,被她阻了一阵。

可是柳梦蝶的钱镖,到了后来,竟自发完了,而敌人也已渐渐迫近!这时柳梦蝶已跑至两座小山夹着的山谷边缘,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柳梦蝶略一凝思,竟纵身一跃,落下黑黝黝的深谷。跃是跃下去了,可是脚方沾地,已是腿部一阵酸软,栽倒地上。

柳梦蝶暗叫一声不好,待挣扎起来时,背后凶徒嘿c嘿笑声,已起自耳际。柳梦蝶拼着最后一口气,“鲤鱼打挺”,翻出丈许,一挺身时,背后那使锁子枪的敌人,又已到了身后。

柳梦蝶急怒攻心,不顾生死,竟蓦地“翻身献剑”,疾如飘风似的,青钢剑一贴锁子枪,“乌龙入洞”,嗖地直撩进去。敌人还真料不到,她在重伤之后,剑招还是这样迅疾狠辣!匆忙之间,急“拗步转身”,待避过此招,但柳梦蝶哪容他躲避,青钢剑已似是长蛇吐信,直扎进来。凶徒的连环锁子枪是长兵器,撤回不及,无从招架,竟被柳梦蝶的剑,在右臂上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凶徒这时突遭重创,也已急得昏迷,他再不顾得要活擒“小娃儿”了。柳梦蝶翻身进剑时,本已直扑进他的杯中,他一急,左拳猛发,“黑虎掏心”,竟用足了十成力,拳发去,正击中柳梦蝶的胸脯,柳梦蝶苦战多时,如何受得了,登时一口鲜血喷出,昏在地上!

那使锁子枪的,这时已神智恢复,冷笑一声,将枪掷在地上,撕破自己的衣裳,裹扎伤口,一面举手招呼后面的同伙:“呆望什么,还不快上去将这雏儿擒走,给她料理一下伤口吧!俺还真舍不得废了她呢。”

幽谷无人,凶徒磔笑,看看柳梦蝶就要遭毒手。正在此时,忽地异声入耳,有一种奇怪的清脆的声音随风飘来!众凶徒相顾惊诧之间,忽地有一个苍劲的老年妇人之声,就在身前发出:“什么人敢欺负小姑娘,还不快给我停手!”

那使锁子枪的猛吃一惊,霍地横身,向旁一跃,就势在地上抄起了连锁子枪,借着透下深谷的日落余辉,定睛一望,只见前面站着一个老态龙钟的尼姑,手里捻着一枝拂尘,正巅巍巍地,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

那老尼姑虽是作出老态龙钟的样子,但使锁子枪的那家伙,随胡一鄂闯过这么多年,也算得有点江湖阅历了。他想这老尼能突然而来,几乎给她到了跟前,自己方才发现,若非轻功造诣,到了炉火纯青之境,怎能这样?因此他反暂敛凶芒,放软语调说道,“师太,这个是持刀伤人的江湖女匪,你看俺的左臂就给她扎了一剑!俺们是奉官命来捉拿她的,师太,你出家人别管闲事!”

哪知老尼姑并不因此放松半步,她的话锋更凌厉起来:“胡说!哪有这样娃儿般的女匪?你说你受伤,她受伤比你更重,你们把她击晕之后,还来动手,这分明是非奸即盗!”

说着,说着,那老尼姑已是巅巍巍地走到了跟前,凶徒口中含糊地分辩,暗中却下毒手,左手捻了三枝燕尾镖,右手握紧锁子枪,猛地一抖,锁子枪便似长蛇入洞的直吐过去;而燕尾镖也已分三路打到,距离既近,老尼姑手中又无兵器,凶徒心想,纵然你是绝顶功夫,也难逃脱!

哪知事与愿违,凶徒非但没能得手,反吃了大亏!别看那老尼姑,那巅巍巍的样子,动起手来,可真疾如飘风,她身形略闪,燕尾镖已全部打空。而就在这一闪之时,她的铁拂尘也早已搭上凶徒的锁子枪,只那么略略一带,那枝锁子枪已脱手而飞,不知给她抛落何处!而那使锁子枪的凶徒,也给她的拂尘,轻轻拂了一下,登时全身酸软,仆在地上,不能动弹。

窜下深谷的凶徒,一共有五个人,都是功夫比较好的。当老尼姑与使锁子枪的家伙动手时,其余四人也已疾驰而上,但老尼姑手法,疾如闪电,只举手之间,就把使锁子枪的打倒,其余四人还未来得及赶上,老尼姑又已冷笑一声,左手一抬,幽谷中又发出了刚才那种奇怪的声音!那老尼姑喝道:“叫你们尝尝牟尼珠镖的滋味。”

声到镖到c这珠镖其实只是黄豆大小的珠,在苍霭沉山,夜幕将降之际,老尼姑一手四珠镖,竟每枚镖都打中了一个凶徒的软麻穴!

老尼姑举手投足之间,将一众凶徒完全制眼。她嘿然笑道:“鼠辈不知道我的来历,难道连牟尼珠镖也没听说过?听了牟尼珠镖的传声,居然还敢动手?不给你们吃点苦头也不能够了!不过,我佛慈悲,贫尼不愿也不屑伤害你们性命,你们去吧!”说罢到每人跟前,轻轻举脚一蹬,众人立觉酸麻消失,站得起来了,老尼姑一面给他们点活穴道,一面又笑道:“性命是给你们留下来了,但却也不能让你们再有武功去为非作歹,我给你们点活穴道,顺便也给你们留点内伤,我需要告诉你们,以后再也不能练武,或者做过劳的工作了,安安分分地好好做人,内伤不会发作;一练武或过分用力,三天之内,准保你们呕血而亡!那时你们须怪贫尼不得!好了!你们去吧。”

众凶徒一齐骇然,服服帖帖,低首俯耳地从谷底寻路而出。那使锁子枪的跟随胡一鄂日子较久,江湖阅历较深。他一听到老尼姑说出牟尼珠镖的话,猛地省起十余年前,本门一位师伯曾对他说过,少年时曾听江湖同道说及,有一个不知来历的老尼姑,好像是从塞外来的,很少在中原露面,但一露面准保有强梁吃亏。据说从未有人见她用过兵器,动手只凭一技拂尘,几枚珠,珠专打人身穴道,而且发时镖未到,声先到,好像故意叫你提防似的,可是从没人提防得了。还有一样,她的牟尼珠镖也不是动手便发的,在她要发珠镖之前必定先来“珠镖传声”,先虚掷一粒直上遥空,再跟着发一粒和前一粒相碰,珠镖中空,迎风有声,两粒相碰,其声更厉。若在场的人,听了“珠镖传声”,即行停手,她定会从轻发落,若还恃强不服,准会大吃苦头。还有她的铁拂尘也煞奇怪,软软的好像一丛马尾的拂尘,却能抵敌刀剑,而且她的拂尘,也不知出于何家何派,没人知她的路数。她的铁拂尘可作五行剑,可作藤蛇鞭,更奇怪的是她还独创了“拂穴”之法。

什么叫做“拂穴”?原来武林之中,关于点穴的本领,从来只分两派,一派是用兵刃来“打穴”,用的多是点穴撅c判官笔c铁烟杆之类的兵器来打穴道;一派是“点穴”,在交手时,全用“空手入白刃”的功夫,骈指扣戟,去点敌人的穴道的。例如云中奇c胡一鄂都是“打穴”的能手,而柳剑吟c独孤一行c娄无畏等则精擅“点穴”功夫。但那位不知来历的尼姑,既不是用兵刃去打穴,也不是用手指去点穴,而是用“拂尘”去“拂穴”,她只要用拂尘轻轻一扫,同样的也能封闭敌人的穴道。据传有一次她独战三十个为非作恶的剧盗,一枝铁拂尘在刀剑丛中飞舞,结果一大堆刀剑全给她夺出了手,而且每人都给她“拂”了穴道。

只是这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近几十年来无人再见她的踪迹。而且几十年前有人见她时,已是年纪老迈,大家都以为她早已死了,不料她今晚竟会在此地出现。使锁子枪的凶徒,一想起正是此人,真是吓得失掉魂魄,回去后和众凶徒果然改邪归正,那是后话。

再说老尼姑发放了众凶徒之后,再伏下身来,将柳梦蝶一看,只见她星眸已闭,气息如丝,伤口血珠汩汩流出老尼姑急抚她的酥胸;见柳梦蝶心脏尚兀自跳动不休,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尼姑急给柳梦蝶止伤敷药,可是柳梦蝶失血过多,又受敌人猛的当胸一拳,神经受了极大震荡,虽然老尼姑给她止了血,还是不能醒来,看情形,纵有良药,也要昏迷几日了。

老尼姑皱了皱眉头,但随即又微笑起来,喃喃自语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几十年来我总想寻一个传人,但寻来访去,都找不到一个当眼的女娃,这小姑娘武功已有根基,又是出自内家正宗,一看便知是良材美质。这样的人不收归门下,更自哪里去找。”老尼姑竟一低头,就把柳梦蝶背走了。

柳梦蝶在老尼姑背上伏着,昏昏沉沉地过了好多天,只迷迷糊糊地觉得似乎在云里雾里行走一样。这也是老尼姑的绝顶轻功,给柳梦蝶在昏迷状态中留下的妄觉。

到柳梦蝶神智微清,睁开眼睛时,已是昏迷后的第六天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华严木枷佛像列前,烛影摇红,香烟闪闪,自己竟置身佛堂内了,再一望,身边还有个和蔼慈祥的老尼姑,在照拂着自己。柳梦蝶用力思索,好不容易才想起前事,好像记得自己曾被敌人一拳击中,不知怎的,竟会来到此地。

“莫非是梦?”柳梦蝶又用力咬了咬嘴唇,“唷”的一声喊了出来,竟然很是疼痛,分明不是梦了!这时老尼姑已缓缓地说道:“小姑娘,你还未痊愈,不要动身,不要说话,好好再躺几天,我再和你说话。”

过了几天,柳梦蝶已能起床,缓缓试步,老尼将她扶着,走出寺门,这时时节已是初夏,塞外积雪融化,草原风来,拂面不寒,风中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柳梦蝶迎风瞩日,不觉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爽。

柳梦蝶放眼一看,只见塞外风光,远殊关内,更奇怪的是草原白皑皑的,那些草竟都是白色的,只有在寺门不远之处,有荒冢一堆,却是青草离离,十分可爱,宛如白茫茫的大海中浮现一片绿洲。柳梦蝶不禁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尼姑微微一笑道:“这里已经是离开武邑三千里外的绥远境了,这个地方是塞外有名的大黑河河畔,那边的荒冢就是绝代美人王昭君的墓。大黑河畔,地多白草,只此家独青,所以又名青冢。你没有读过杜甫的诗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所指的就是这一荒冢了。大概是昭君墓周围一带,地质不同,水草特别丰饶的缘故吧。”

柳梦蝶一来从未出过家门,二来平日专门习武,读书不多。现在到了塞外,眼界开阔;听了老尼姑的话,更是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一种青年人的求知欲,本能地油然而生,她看着老尼姑慈祥的颜容,不觉生出了一种敬爱。

那老尼姑见柳梦蝶看着周围景物,好像处处觉得新鲜似的,因而又微微笑道:“这里的景色还不算奇异呢!我的师祖在蒙藏共建了三个佛寺,一在外蒙的伊索昭盟;一在藏边的扎什伦,还有一个就是此寺。在伊索昭盟,春天的足音,要在五月下旬才听得到,在江南,那已经是荷盖嫁嫁,榴花照眼的时候了吧?”

“在外蒙,五月下旬,野草才开始滋长,到八月,又已是秋意沁人,霜雪初降了。在外蒙,春秋两季都只一个月的样子,夏季也只有两个月,其余个月都是冬令,而且时有狂风,风力极猛,飞沙扑面。狂风起处,常卷成土阜,平地移动。行旅客商,一碰见狂风起,黄沙扬,就要迅速躲入蒙古包中,否则就有被狂风卷起,甚至有被活埋的危险。

“更奇妙的景致是:在外蒙因为空气干燥,水分稀薄,天空经常是一碧无云,非常明朗;夜间星光,特别辉煌灿烂;白天看远方的物体也如在目前,所以有‘望山跑死马’的俗语。意思是说,你分明看见有一座山已经是在迎面‘不远’之地,可是你策马驰驱,马跑死了都未必到呢!又在七月酷暑,沙漠的天空,常有海市蜃楼出现,历历楼台,苍茫人物,空际飘浮,也是一大奇观呢!”

老尼姑见柳梦蝶听得入神,又往下说道:“我再给你说西藏的景色。贫尼师祖所建的第二个寺,就是在藏边扎什伦的。西藏高原有两座大山横亘其间,一个叫做冈底斯山,还有一个就是出名的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中,有许多远古遗留下来c已熄灭的火山口,遗迹化为湖沼,化为温泉,那些温泉,就像烧开了的水一样,沸沸腾腾,也极为美观壮丽。”

“在西藏高原,气候比外蒙尤其寒冷,山峰亘方积雪,固不须说。就是平原,全年夜间,也都是滴水成冰的。还有一个奇景是,遍地都是盐湖,皑皑白色,刺人眼帘,在阳光下更幻成异彩浮空,令人神摇目夺!”

老尼姑说完蒙藏景色,轻轻地抚着柳梦蝶道:“小姑娘,你愿随我去见识见识么?”

柳梦蝶例开小嘴笑道:“去!怎么不去?我不怕冷的,在高鸡泊,冬天里我还和师兄拨开浮冰去划船呢!”

说到高鸡泊,说到“师兄”(左含英),柳梦蝶面色倏地转为阴沉,她想起在武邑被强徒截击,和自己本来是想随大师兄北上寻父的事了,她声调转为低哑:“只是,我现在还不能随你去看,我要去热河找父亲,我还要去寻我的两位师兄。”

老尼姑听了,又轻轻地抚着她的头发道:“小姑娘,告诉我,谁是你的爸爸,谁是你的师兄呢?你现在还不能行动,更别说再千里迢迢,赶去热河了。”说着,老尼姑就告诉她,当日是怎样救她出来的。老尼姑说:“小姑娘,你失血过多,受伤又重,最少还要静养一个月,才能完全复原呢,你告诉我碰到的是什么一回事,我再替你想法吧。”

于是柳梦蝶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老尼姑听了,沉吟半晌,对柳梦蝶说:“你的父亲,我也听人说过,只是我已三四十年不到关内,对关内情形,很为隔膜。既然是你的父亲和你的师兄都有危难,待我替你走一趟去打听吧。你留在这里静养好了,我叫慧修照顾你。慧修是一个蒙族的妇女,我收留她在寺中做些日常杂务,也跟我学了几手粗浅功夫,有什么事,她还料理得了。”

第二天老尼姑就动身到热河去了。那慧修是一个枯瘦老媪,看来比老尼姑还老,可是据她说,老尼姑最少要比她大三十年呢!

柳梦蝶向慧修打听老尼姑的来历。慧修笑道:“小姑娘,这是你的造化了,看来她很有意思收你做徒弟呢。像我跟随了她将近四十年,她总是嫌我资质和根基不够,许多超妙的武功,无法练习,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记名弟子。我也自知不能继承她的衣钵,能跟她老人家学几手粗浅武功,也很心满意足了。”

“小姑娘,你道她是谁?她就是名闻塞外的心如神尼,是晦明神僧第三代的唯一女弟子。塞外牧民称他们为‘神僧’‘神尼’,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神迹’显示,而是因他们武功超卓,又精于医术,人们都很信仰,所以就把他们称为神僧神尼了。这也是我们蒙藏人对他们的尊敬,就好像对喇嘛神僧一样。”

慧修又将心如的武功约略对柳梦蝶说了一些,说这个老尼已将近百岁,还是健步如飞;说她的“牟尼珠镖”和铁拂尘的神奇招数,直听得柳梦蝶神动心摇,觉得老尼姑的本领,似乎比她的父母还要厉害,她太想跟老尼姑学技了,只是心中还着父亲,好生委决不下。

柳梦蝶见慧修说得高兴,病后无聊,动了小孩子心性,就对慧修说:“你跟随心如神尼这么多年,武功也一定不弱,能‘漏’(表演之意)两手给我看吗。”

慧修伸伸舌头:“我怎么成,差得远呢!”柳梦蝶见她不答应,就鼓起小嘴儿,好像生气的样子:“哎,这一点也不答应,你还说疼我呢。”慧修也是在荒山里几十年,寂寞久了,所以一见老尼姑带个小姑娘回来,就怪高兴的,她一见面是曾说过怪疼她的。

当下慧修“扭”不过柳梦蝶,她自己也是在高兴上头,就带柳梦蝶到佛殿外的一个小小庭院之中。小庭院里有一棵约可合抱的大树,那是西北高原的桦树,坚实如铁,能耐雪霜,慧修指着那棵桦树道:“小姑娘,别的能耐我没有,只有几斤笨气力,我就拿这树试试给你看吧。”

说罢,她走至树下端相了一会,突然张开两手,将树合抱,只见她微一摇憾,枝叶就纷纷折坠,她急张开手微笑道:“好了,留一点纪便罢,若真损坏了这棵树,神尼回来,我须受责怪呢!”

柳梦蝶凝眸一看,只见那棵大树上有一道好像被铁箍箍过的痕迹,凹下去直有两三寸深,在那道痕迹的合拢处,有两只手掌的掌印,同样也隐入两三寸深!

柳梦蝶大骇!这分明是“金钢手”“铁纱掌”的功夫!慧修有这样的功夫,还说只是从老尼姑处学得几手粗浅手脚,则老尼的本领简直是令人莫测高深了。

慧修又说起,她为什么知道心如神尼想收柳梦蝶做徒弟,她说有一天,她问起老尼姑有多少年纪,为什么好像总不觉得老似的,难道真有长生不死之术么?

心如笑道:“天下哪有长生不死的,贫尼也不过因为有些武功,身体常常锻炼,所以比较能耐老一点吧了。就是平常农村妇女,有百岁开外的也不是奇事,何况我还未满百岁。只是近几年也觉得大不如前了。人总是要死的,任何佛法也救不了。”

慧修说到这里,又道:“她老人家还给我说了一个故事呢,而且那故事是我们蒙藏人都熟悉的。她说蒙古当日的英主忽必烈征服吐蕃,尊大喇嘛八思巴为‘帝师国师’,号称‘大宝法王西方佛子’,专管佛教。后来蒙古的继任皇帝铁木耳的太子德寿死了,铁木耳的妻子不鲁罕皇后,爱子情深,就遣使去问‘帝师国师’道:‘我夫妇虔诚拜佛,只有一子,为什么不能保护?’‘帝顺国师’道:‘佛法好像灯笼,能抵御风雨,却不能救灯烛烧尽,德寿太子寿命已了,佛法哪能强救?’八思巴一说,铁木耳夫妇都认为有道理,从此喇嘛教就更盛了。八思已是佛教‘密宗’的大宗师,他却是这样说的。我怎么能幻想借‘神佛’之力,可以长生不死?”

慧修又说:“我还清楚记得她那时的神情,她那时语调凄怆,微叹一口气道:‘我也快像将烧尽的灯烛了,只是祖师传下的佛典和技业,还未觅得传人,我修持未够,还是耿耿于心,执着此,不能解脱呢!”

慧修说:“你看她这样急于找传人,还肯放过你这样的好弟子?所以我说:小姑娘你的造化到了。”

柳梦蝶听了又喜又惊,喜的是如果真被神尼心如收为弟子,学到她这样的功夫,那该多好,惊的是如果老父的消息知道了,她是一定要去找父亲的,如果强被老尼姑留在此地,岂不是急煞人。

但老尼姑过不了几天就回来了,她带给柳梦蝶的却是一个惊人消息,她说她在承德探到,柳剑吟和辽东的一个什么老前辈,大闹索家,杀了许多皇宫卫士,令清廷大为震怒,已下严令搜捕,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她还劝柳梦蝶也要暂避风头,因为柳梦蝶是柳剑吟的唯一掌珠,这番一战柳家,二战武邑,江湖上也是沸沸扬扬,给传开了名呢!

就这样,柳梦蝶做了心如神尼的女弟子。在休养一月,复原之后,就开始跟心如学技。心如是“禅宗”的嫡传。禅宗是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时,达摩禅师自印来华所创立的。据传当日达摩禅师一苇渡江,自海路到中国,与粱武帝论道不合,乃转至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创“不立文字禅”,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禅师不止精于佛法,而且精于武功。据传著有《易筋》《洗髓》二经,都是教人怎样练气练力的。

心如神尼就将达摩禅师遗传下来的武功,悉心传授给柳梦蝶。她又因柳梦蝶的金钱镖很有根底,所以学“牟尼珠缥”特别容易,因此柳梦蝶虽不算是佛门弟子,她也传给了她一串牟尼珠。

除牟尼珠外,心如又以铁拂尘当作五行剑用,授给她一百零八手达摩剑法。心如的达摩剑法,刚柔相济,有许多原与太极剑互通,所以柳梦蝶学来,进境颇速。另外柳梦蝶以打金钱镖手法,改学“牟尼珠镖”;柳梦蝶的金钱镖,本就打得不坏,这也是她的父亲当年怕她女孩儿气力不够,特别训练她用这种小巧的暗器,以便出奇制胜的;现在经心如神尼再细心指点,改打比金钱镖还要小巧的牟尼珠镖,不消多时,便几乎学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柳梦蝶在心如门下,一晃三年,这三年来她白天习武,晚上读书,还跟随心如跑过蒙古的草原,看过西藏的盐湖,眼界心胸都开阔了不少。只是每到更深人静,父母的影子,左含英的影子,娄无畏的影子,时时会泛上心头,

三年的时间,说来不算很长,但外面已是物换星移,又是一番世界,中国的历史也到了波漾起伏大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义和团暴动”“八国联军入北京”的前夕。

原来在朱红灯创立了义和团以后,声势越来越大,以至山东巡抚毓贤不得不承认它为“民间团体”。但当时外国的传教士,却认定拳民的活动是一种“叛逆”,由美国公使康哲出头,压迫清政府撤换毓贤;而清廷本来就是因为害怕民众的声势浩大,被迫承认义和团,并且想利用义和团的,它一在外国的压力下,自然是无所爱于义和团,于是清廷奉命唯谨地撤换了毓贤,而代以大屠户袁世凯。袁世凯是绝对媚外的“洋务派”,又拥有强大的私人军队,他一到山东,就展开了血腥的屠杀,使义扣团陷入了血海之中。而袁世凯也因为屠杀中国民众“有功”,以至后来被列强捧为清廷的“继承人”,这是后话。

袁世凯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义和团普遍的反抗,义和团的始创者朱红灯,竟然在山东战死,但义和团并没有被压下去,相反的,因朱红灯的战死,义和团以及山东民众更加愤怒,当时就有“杀了袁世凯龟蛋,我们好吃饭”的民谣,于是一部分义和团继续在山东战斗,入河北(当时称直隶)境向天津方面发展。

当时直隶的总督裕禄,初时态度也很强硬,派兵和拳民开战,但却敌不过义和团的群众,涿州曾被拳民攻占,甚至连西太后的“龙车”也被一并烧掉。于是裕禄也像毓贤一样,被迫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朱红灯死后,他的手下李来中继承了他的地位。李来中本来是清廷将官董福祥的部下,后来加入义和团的,在朱红灯时就已分“反清”“扶清”“保清”三派,(“扶清”是自居于平等地位去“扶”的;而“保清”却是自居于清廷“臣民”地位去“保”它的。)朱红灯是主张“扶清灭洋”的,到李来中,竟然继承了他的路线,却看不到新的形势,于是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结果仍是被西太后所利用了。

义和团的被清廷利用,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形势,许多江湖志士,会党领袖,在这激流中,都把不定自己的舵!

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其他虽然还有“反清灭洋”派和“保清灭洋”派,但在义和团中都不占重要地位。义和团的第二代总头目李来中,他便是主张“扶清灭洋”的,但他的见识与魄力,又远比不上朱红灯。朱红灯的“扶清”,是主张站在与清廷相等的地位,“联合”清廷,先把列强的在华势力“灭”掉再说;而李来中,本身便是出自清廷军队之中,他的“扶清”,虽然也是说要站在相等的地位去“扶”,但却是比较听命于清廷,甚至被西太后这一派统治人物,利用来作政争的工具——来反对光绪帝和一部分支持光绪的外国人。

像这样的一个义和团运动,难怪使许多英雄豪杰感到迷惘了,你说它不值得参加吗?却又不尽然,它到底代表了老百姓当时的意愿,要反对那些压在自己头上的“洋人”的;你说值得参加吗?它又是被清廷所利用的,而“反清”却一直是自明末遗留下来,那些秘密会社的共同目的。

柳剑吟和娄无畏都是三年前投奔了朱红灯,愿意扶助义和团的。可是其后,两人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柳剑吟和娄无畏,都是被清廷搜捕的人物,他们当日投奔朱红灯,一来是想借义和团之力来恢复故国衣冠,为汉族扬眉吐气;二来也是因投奔到朱红灯那里,清廷纵然知道,也不能轻易到义和团里去要人,这比随独孤一行去辽东还来得安全。

可是到朱红灯死后,义和团虽然经过和清廷激烈的战斗,到底还是给西太后那帮人所利用了,而且又是盲目的排外,不能够明确该怎么“排”,和应“排”的是些什么人。例如当时一些主张取法西方的维新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而也一概在被“排”之列,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义和团,在那个时候,实在还很难产生出一个足以领导全局,在大激流中可以沉稳把舵的人物。

柳剑吟是主张继续留在义和团中,和“反清灭洋派”合作,希望能够影响李来中他们的;而娄无畏却因早年参加过匕首会,又醒悟了匕首会之不足成大事的。他既不同意义和团“扶清”的主张,又觉得在若干方面,义和团和匕首会,也是同样的“盲目”。因此他对义和团的态度便反不及柳老拳师的热心。

娄无畏是在遍寻柳梦蝶不见之后,才投奔朱红灯的;柳剑吟则是到山西见了老妻之后,投奔朱红灯的。娄无畏到了不久,朱红灯战死,再过了半年,他便以寻访柳梦蝶为名,再离开义和团了。其实他也是真的想寻访柳梦蝶,就是柳剑吟也何尝不想爱女,但他因大事待办,为公忘私,不能说离开便离开,因此他倒也赞成娄无畏替他去寻找,不过在临行前,他再三叮嘱娄无畏,不论寻得着寻不着,都要再回来。

就这样,娄无畏再仗剑入江湖,幸好当时清廷目光,已全放在义和团引起的激流上,对娄无畏的搜捕,倒不及以前那样的注意了。

就这样,当义和团在中原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塞外荒原,却有一人一骑,铁蹄奔腾,迎风踏月,这人便是柳梦蝶的大师兄娄无畏,他为了找寻他的师妹,离开了“沸腾的海洋”般的生活——群众的激流,浪荡江湖,最后又来到了这荒凉的大黑河畔。

这三年来,他也经过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复杂变幻的人生。他参加过义和团,这且不说;他还在再度仗剑入江湖,寻找柳梦蝶的同时,顺便到过保定,要负起师叔临终的付托,接掌丁派太极门,这也是师父柳剑吟c形意派掌门钟海平c和独孤老前辈所怂恿的。但独孤一行和柳剑吟都因事不能陪他前往保定,只有钟海平这老头子,自告奋勇,出头帮他料理,却不料又因此惹起了莫大纠纷!

丁剑鸣的门人,龙蛇混杂,能拿一点主意的,只有金华c雷宏二人,而金华又生性懦弱,不能领袖同门;雷宏则脾气急躁,也不足以服众。娄无畏这一突如其来,传遗命,领衣钵,竟惹起丁门弟子,窃窃私语,终而哗然不满!一则他们与娄无畏素未谋面,怎肯突然便接受娄无畏做掌门?二则师命无凭。人言难信,何况丁门弟子,又素知师父与钟海平不合,怎肯听钟海平“一面之词”;三来他们知道娄无畏在独孤一行门下习技,抱着门户之见,认为太极门人改学别派,便没有资格再来掌管门户。金华c雷宏虽然私自不敢反对娄无畏,但在同门鼓噪之下,也不敢接受师父遗命。这一来弄得娄无畏很是尴尬,钟海平很是愤怒!

但这种事情,不是凭本领所能解决的,何况娄无畏本就无心,只因迫于师叔的遗命难违,才肯毅然负责;而钟海平身为形意派掌门,于理于情,又不能强自干预别人“家事”,也只能作个证人,证明丁剑鸣确有遗命而已。丁门弟子不信不理,他空自怒火冲天,毫无办法!

这其间,最难为情的就是娄无畏——他总不能在师叔同门一齐反对之下,强自要做掌门!结果反是他劝住了钟海平,向丁剑鸣门人交代了几句,就拂然而去!他这一去,丁派太极门弄得群龙无首,又闹了许多事情,直到后来丁剑鸣的儿子丁晓重返家门,才重整丁派,把太极门发扬光大,丁晓也是一个出色的人物,胜过乃父多多,他来接掌,众人自无话说。不过这其间也经过许多曲折离奇的情节,因为不属本书范围,只好按下不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