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擎国最新章节 > 第一百八十二节、劝降的理由

第一百八十二节、劝降的理由 免费阅读

李修远还沉浸在回忆当中,定海号上其他军官也不知道自家司令究竟有什么打算,现在皇帝陛下期盼的那种海军还在草创阶段,原有的官兵肯定会重新培训并打散重组,届时战功卓著的李大将军说不定就成了封疆大吏,他后背又有当下炙手可热的姜太师做靠山,谁能进入这个圈子绝对是前途无量,所以没人敢打断李司令的思绪。这一过程也没持续多长时间,瞭望手才不管司令官是不是在重温那场让自己名垂史册的战斗,当他看见远处的帆影并准确的判断这是一支舰队之后,便扯着脖子朝下面大喊报警。

驶来的这支舰队并不是预想中的郑家投降使节,而是从松江开出的补给舰队。这是一支由三艘快速补给舰与三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那三艘充当护航舰的驱逐舰正是当初李修远留下报信和看守战俘的,当捷报传至济州岛之后,本来还在观望的其它卫所派出的老式战舰便一股脑的蜂拥至琉球捡便宜,驱逐舰的舰长们也正好从这种没营养的任务中解脱,借着给补给船队护航的理由在松江集结,其实这时的海面上根本没有人会袭击中国海军。

快速补给舰也是海军研究院的杰作,相对于老式帆船或欧洲的商船来说的确快了很多,但同驱逐舰相比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补给舰还要考虑足够的装载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水上对接补给,不可能一味的追求高航速,所以这种船型是在集装箱货船与飞剪船之间取了一个折中,还是采用民船的建造标准来节省成本,唯一不同的也是超越其他船舶的地方,就是该船彻底的改良了中国式硬帆,为了更进一步的缩减编制,转而使用了划时代的横桁帆,这是一种纵帆加三角帆加软帆的结合体,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也大量应用于运动帆船,特点是重量轻、机动灵活、操帆人数极少,唯一的缺点是顺风时不如横帆效率高。

不过因为是三桅帆船,顺风时可以让两面横桁帆向两舷外张开,变相的增加了受风面积。姜田不是没考虑增加一些桅顶的小横帆或是侧帆之类的辅助帆具,但这样就要增加建造成本与时间,同时让缩减的人数又增长了回去,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何况考虑到海面上进行补给作业,能灵活转向的横桁帆可以空出很大的甲板面积安装作业工具,并且不会受到凌乱的绳索干扰,再说远洋航行时舰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最高航速,这和后世那种为了节省燃料而采用巡航速度的原因不同,纯粹是为了保证队形的完整战斗力不会被分散,所以迁就一下稍微缓慢的补给舰也是没问题的。

五艘船逐渐驶近定海号后,双方就在澎湖外海降下了帆具准备补给,其他船只则警戒在周围防止有人在这种脆弱的时候进行偷袭。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只有五艘战舰的特遣舰队第一次出现在澎湖的时候,还真是让澎湖守军吓了一跳,不过他们的指挥官是鼎鼎有名的海霹雳施琅,这位仁兄自打听说郑泰出走之后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也猜到了自己终将和大陆那边有一场死战,所以早早的就开始整军备战,可当他从不太清晰的单筒望远镜中看见定海号的时候,决定不能让自己手下那些小船来挑战艨艟巨舰,让他选择投降又绝对不可能,莫说这位他还是忠于郑家的,就是自己家眷都在台湾岛上,他也不敢轻易的投降。所以他所能做的事情就只有逃跑。

事实证明海霹雳的名字不是白叫的,他不需要认真分析就看出了这支气势汹汹的舰队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船太少了,要想阻止手下这几十条船分散逃跑是不可能的。于是一场在大海上展开的追逐战,演变的有点像五只饿狼在追逐着一群四散奔逃的小兔子。李修远终究没能想到施琅连一炮没开就逃跑,更没想到这家伙一上来就搞个分散突围,措手不及之下跑了不少,但施琅的座舰还是被围堵住没能成功撤退,在几只小船迅速的爆炸沉没之后,施琅选择退回澎湖水寨躲在红衣大炮的射程内。

李修远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咒骂那些卖火炮的家伙,以前这种军中利器就算过时了也不能随便甩卖啊!这下可好自己只能蹲在外面无处下嘴,更要命的是那些跑掉的船肯定会去报信,自己要想复制琉球那种关门打狗的偷袭是绝对不可能了。施琅似乎也想到了对方忌惮红衣大炮,时不时的对海面开上一炮来提个醒。其实李修远可以选择强攻,这些零星的炮台是无法挡住定海号的,但他真的不想让这艘宝贝旗舰再受一点损失,就算自己最后能全歼郑氏余孽,可定海号要有个三长两短他自己都觉得这买卖亏了。就在他对要不要甩开澎湖直接袭击台湾而犹豫的时候,朝廷派来的劝降使者也到了,他才算是从这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变成了纯粹的监视施琅不让他开溜。

至于黄得功坐的船也从来时的广船换成了靖海号,先是和动弹不得的施琅取得了联系,并且派一副将在两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驶向基隆,那艘广船则顺势驶向福建,装上了秋季的贡络的运作,各分系统只认有效的单据不认口头命令,至于福建海军替松江垫付的报酬,也可凭自己手中的单据在海军内部销账,这个现代很普通的物流程序出现在十七世纪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来张韬也是熟悉各种报销凭据与军内财务流程的,可一来北伐时的作战让他没时间搞这些文案上的东西,二来他也只是知道自己熟悉的一小部分,所以以前的中华朝虽然已经具备了现代后勤的雏形,却没需要也没能力加以完善,直到姜田这个见惯了二十一世纪物流体系的人出现。

无论是地面驿站还是海军派遣联络船,需要什么物资以及用途都需要填写一张补给申请表,后勤部门对表格的紧要程度和时间进行归类,按照顺序进行物资分配以及运力的调整,得益于程序化的船只管理,对运输船舶到、离港的时间能大概估算,这才让运力捉襟见肘的中华海军完成了这次物资大调配。等黄得功皱着眉头登上台湾的时候,集结在松江中转站本来该运往济州岛的物资,收到了前指发来的优先顺序变更通知,按照新的优先级别驶向琉球建立新的堆栈,已经完成“治安”工作的老式舰队同时得到了新的命令,开始陆续起航南下准备完成对台湾的战略“包围”,他们完全不用为海上的物资补给发愁,因为只要他们驶入规定的位置,就能被李修远派去巡逻的驱逐舰发现,并自动的在补给清单上填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发现郑家主力舰队出港挑衅,他们不用自己迎敌,将按照预案将其引致预设地点由特遣舰队完成最后的决战。所以说仗达到了这个份上,李修远天天闷闷不乐的坐在定海号上喝着奢侈的番茄蛋汤,监视着澎湖以及台南的方向的海面,看着自己手下最快的六艘驱逐舰忙得像狗一样窜来窜去。谁让现在没有无线电也没有足够的联络船呢,好处是这六艘船上水兵的业务技能飞速提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