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最新章节 > 第26章

第26章 免费阅读

因为和苏穆合在一处的原因,苏明若几人也不必再绕路回去了,他们一路光明正大的走。

苏穆是来谈判的,且他的名声天下无人不知,过临山县的时候自然也容易的很,不过这到底是燕国的地界,因此直到他们一行人回到石方县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回到晋国之后,他们一行人便尽快往回赶,不过气氛倒是好多了,在路过玉川的时候,苏穆甚至给苏明若讲了当年的玉川之战。

玉川之战可以说是晋国最著名的一战了,每个晋国人都知道玉川之战。

因为在玉川之战之前,晋国还只是个弱小国家,玉川之战过后,晋国才强大起来,并且将欺负了他们很多年的梁国踩在脚下了。

玉川之战和苏穆倒是没什么关系,但那一战确实堪称以弱胜强,绝境逆转的经典之战,再加上苏穆本人的水平挺高,他分析起这场战役,每一句话都叫人听的连连点头,就算是这些天一直苦着脸的苏敬言都凑上来听了。

他们离开玉川的时候要过小玉河,这小玉河虽然名字叫小玉,可实际上却是一条宽阔大河,是龙望江的几条直流汇聚而成。

苏穆便说道:“当年玉川之战,晋国斩首梁国十三万人,其中有六万多人是死在小玉河战场的,据说当时河水都被染红了,吓得下游的村民差点把小玉河改名红玉河。”

苏明若看着浩浩汤汤的河水有些感慨:“六万人那是有多少呀?”

她看着他们带来的三百多军士列阵的时候就已经觉得人很多了。

可六万六万是多少个三百?

总之是很多很多个吧?

苏敬言道:“当年梁国在玉川之战中,前前后后的死伤加起来接近二十万人,但晋国自己也损失接近十二万,其中有八万人死在那场斩首十三万的小玉河之战,晋国的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血染来的。”

最开始的晋国既弱且小,再加上开国之君出身卑微,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之后晋国历代国君一步一步的扩张,而这扩张出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晋国的军民以生命换来的。

钟书容到:“我原在梁国时也常听父亲说起,玉川之战实在算得上是近两百年来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了。”

苏明若却往后缩了缩:“我听着倒是有点害怕。”

苏穆笑起来:“吓到你了?”

苏明若摇头:“只是想到这河水这么漂亮,可以前却死了那么多人啊。”

小玉河之战,让河面飘满了尸体,河水都变了颜色。

不过说起这个,苏敬言道:“我倒是想起另外一条河来,燕国的丹水,据说原本不叫这个名儿,是后来改的,取一片丹心之意,可也有传言说是因为当年河水被染红才叫丹水。”

苏明若顿时一副不想听的表情:“为什么一提杀人就说染红河水这种话啊。”

她以后都不敢去河边玩了!

苏敬言一笑,说道:“你且听我说,比起小玉河这死了六万人,丹水那死的其实不过六百。”

虽说六百也不是小数目,可与六万比起来就相去甚远了。

苏明若一愣:“六百?”

在这个各国战乱不断的时代,死六百人压根不能算个事儿吧?怎么就出名了?

见苏明若好奇,苏敬言继续说道:“因为死的这六百不是打仗的士卒,而是儒生。”

“儒生?”苏明若奇怪:“为什么要杀儒生呀?”

苏穆接口道:“这是前朝旧事了。”

不过他没阻止苏敬言给苏明若讲这事,毕竟这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呢。

据说很久以前,天下也是纷争不断的,那时候不仅军备发展起来,就连文化学说也都发展起来,各种思想和理论迸发,于是产生了各家学说,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当时比较大的学说派系就有十几个。

之后天下统一,那就是他们所说的前朝大周。

原本这也没什么,天下统一之后也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安稳的时代,各种学术的发展更是蓬勃。

但事情在周灵帝时期发生了变化。

儒家开始搞事了,他们鼓动皇帝想要成为天下正统独尊,周灵帝还真被他们忽悠了,开始重儒。

一开始各家都没发现这事,毕竟儒家做的是‘缓而求稳’。

直到术家的一位先贤在占卜的时候占到了大凶一卦。

术数阴阳,要说占卜凶吉这种事,术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可这位术家先贤发现自家死路一条之后不甘心,同时也觉得可能是哪里出错了,于是又用与他们家关系比较好的道家,阴阳家,说家等来卜算,然后发现小伙伴们全都完蛋了。

这就不对了吧?

术家先贤觉得这一定是有大灾发生,是上天示警,因而找各家去说,提醒大家。

虽然不知道该让你们小心什么,但你们还是小心一点吧?

术家没啥心眼,可别家有啊。

虽说术家的话不能全信,可也不能不信,他们有时候还是很准的。

于是在各家的努力之下,儒家干的坏事浮出水面了。

这下大家不干了呀!

本来我们各家传承学说,也都想要‘货卖帝王家’,大家这些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也挺好的,你儒家居然想把大家全部压制,自己一家独大。

这能忍?

果断不能啊!

于是这就有了周灵帝末年的诸子之乱。

诸子之乱的后果是国家也乱了,很大程度上的促成了大周亡国。

也就是那一次,参与谋划‘正统独尊’事件的儒生被杀六百多人,就死在目前燕国境内的丹水河畔。

偏儒家后来吹啥一片丹心之类的,时间长了那河水就改名叫丹水了。

如今距离诸子之乱两百多年过去,各家学说也在不断的交融传承下来,到了现在几乎已经不分明显的派系了。

而对这些人的称呼有称儒,士或者贤的,也有将其合称比如贤士之类,但归根到底,目前就算是儒这样的称呼也不是指当年的儒家子弟了,而是指有学问的读书人。

当然,苏敬言也说:“要不是当年的儒家,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晋国了。”

没儒家搞事就不会引出诸子之乱,没有诸子之乱大周就不会亡国,没有大周亡国那肯定没晋国啥事了,晋国的开国皇帝没了机缘,很有可能做上一辈子的伙头兵。

苏明若听着十分感慨:“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啊,丹水这个名字听着好听,但背后的故事一点都不好呢。”

苏穆则问道:“听了这个故事有没有学到什么?”

苏明若想了想点头:“学到了,吃独食是不好的,会惹众怒,然后被大家一起打死。”

苏穆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不过苏明若才十二岁,她这样说倒也不算差了。

就在他们一行人在小玉河上说故事的时候,谢容却跪在南阁面对建武帝与诸多大臣,压力挺大。

就在今早的早朝之后,建武帝照常去南阁处理事务,这时候却听说四皇子求见。

建武帝之前长子次子都是早亡,目前的太子是三子,四皇子的年纪在诸多兄弟中也算比较大了,也是早几年就开始办差为父亲分忧,这次他来求见,建武帝还以为他有什么事情要说。

结果四皇子确实有事要说,但说的却不是建武帝原本预想的事情。

他当着南阁中众臣的面说苏家兄妹与七皇子联合擅自调动军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请建武帝彻查此事。

并且表示苏家仗着军功太过嚣张应当整治了。

苏穆能直接调动晋国的半数军队,这也是之前安嫔一直想要让四皇子娶苏明秀的原因。

四皇子想要和太子争那个位置,可安嫔自己家世普通,这些年年纪渐渐大了,也没多少宠爱,能够给四皇子提供的帮助有限,可若是娶了苏家女,那么四皇子立马就在军中有了人脉,到时候想做什么都容易。

可如今眼看着苏家是不乐意了,那么自然要想办法打压一下苏家。

更别提选秀的时候苏明若也是让安嫔丢了大面子的。

建武帝听完四皇子的禀报脸色瞬间就黑了。

四皇子心中暗喜,就说嘛,皇帝能忍苏家掌握那么大的权势就已经够不容易了,以往苏家都装忠臣,这回让皇帝知道苏家居然敢私自调动军队,皇帝肯定大怒,苏家就完蛋了。

这么想着,四皇子面上却不露出半分欣喜,只是口中说的越发起劲了。

“够了!”建武帝猛地拍了桌子:“去把老七给我叫过来!”

他盯着四皇子,眼神莫测,四皇子只当建武帝在想苏家的事情并未在意。

可实际上建武帝心中恼怒的却是四皇子。

苏敬言等人的行动那是当天就对他禀报过的,他也一直帮忙遮掩,并不想将这事闹大,就算事后要处置,这也是他与苏穆的事情,他首先需要的是晋国的大将安安稳稳的回来,不容任何损失。

因此这种事情无论四皇子是否发现,为了国家大局他都该私下与建武帝说,就像那天谢容和苏明秀做的那样。

就算建武帝不知此事,私下与他说,也多了灵活处理的空间,毕竟就算苏家真的要干坏事,只凭着苏穆的影响力,那就不是直接把人抓起来杀掉就算解决的。

可偏偏四皇子特意选了建武帝在南阁的时候,当着南阁各位大臣的面把这事给说出来了。

建武帝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四皇子所想。

他这个儿子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他这个父皇着想,也不是什么忠心,他想要的是对付苏家。

为此他甚至不惜胁迫建武帝。

当着众臣的面说,建武帝总不能徇私不处理吧?

打着这样的算盘,他才特意选了这样的时机。

建武帝的脸色不好,大家都不敢说话,直到谢容来了。

谢容自然看出气氛不对,因此他跪下给建武帝行礼之后便一句话不说。

建武帝道:“老四,你既然说老七图谋不轨,把你之前对我说的话再说一遍吧。”

四皇子应下。

谢容听完四皇子所说却是松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