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骂出好孩子最新章节 > 第 1 章

第 1 章 免费阅读

有一天,她的学校里举行观摩教学,中午她未能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就坐在沙发上等母亲。整整一个中午母亲没有回来,没有给他们做饭,他们也就饿了一个中午。下午放学回来,母亲问他们中午吃些什么,他们说没有吃什么。母亲问那个十二岁的姊姊,冰箱里有速食面,为什么不取出来泡了吃。两姊弟却说:“你没有讲呀!”

同样的情形。那位教师在做菜,发现酱油瓶子里没有酱油。而家里又适逢有客,菜不能马虎,于是她只得叫她的女儿上街去买酱油。不巧,那天杂货铺盘点,关了门。只在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小摊上没有瓶装酱油,只有塑料袋包装的。半斤一袋。一斤一袋的均有。女孩由于母亲没有吩咐可以买袋装酱油,不敢买,结果空了手回去。

在我女儿任教的小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她们带领低年级学生到儿童乐园去,做完了集体游戏,进行分散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玩耍,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坐碰碰车。划船或坐电动火车……然而有的学生却不知所措。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多彩的生活面前显得这样无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家中常遭父母的叱责。父母管得过严,而形成了怕事的被动习惯。

这些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吩咐,自己从没有主见,也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xìng了。

这些都一一说明,父母管教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发育与成长。过多的或不当的叱责不仅会束缚孩子的主动精神,也会扼杀儿童的独立xìng和创造xìng并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与依赖xìng。

然而今日的世界却到处充满挑战,它要求独立思考、坚强的意志、创新与创造。

●不恰当的叱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

前面已谈到,管教过当,或过多的叱责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险和可悲的。

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孩子对叱责置之不理。口头上不反抗,内心不服。你越骂我越要做;你越不喜欢,我越要做。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责骂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过研究,他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不良态度分为下列几种,并且举出了一些会使孩子变坏的责备方式:

难听的字眼一一良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yào!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就不理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吧?

贿赂只要你听话,我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或者:只要你考到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元。

挖苦洗碗,你就打烂碗;真能干,将来还要成大事哩!

这种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都是一个年轻母亲在气急了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也是最不能为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xìng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它们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不良的影响。至于央求和用金钱来诱惑,更是只会把孩子引上邪路。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近年来发生的子杀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父亲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略有过失,便打骂,儿子在不堪如此对待之下,有天下午趁父亲午睡之际,终于拿刀杀死了父亲。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当,而产生的类似的悲剧大多了。因而,在这里我想针对上述不好的责备方式,提出一些管教孩子的原则。

这些原则谈起来简单,就是在孩子做得好,做出了成绩时,要及时肯定和适当的赞扬,鼓励孩子继续进步。当孩子做错了事或闯了祸的时候,作父母的一定要冷静,查明事情原委、弄明事情真相,然后再责备。

怎样责备孩子才较为恰当呢?这里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三条原则:第一,首先是要肯定孩子们的人格。作父母的一般常认为孩子小,尚未chéng rén,谈不上什么个人的人格。这是极端错误的。孩子是有其自身的人格和自尊心的。只有承认他们的人格,并且尊重他们的人格时,叱责和责备才会为孩子所接受。否则,孩子不会乖乖地听父母的话。第二,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挨骂,错在哪里?如果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有所醒悟,就可不必再追究。因为父母斥责的目的也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的过失。否则一味地责备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引起相反的效果。第二,告诫孩子不要重犯。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做法告诉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一些原则,具体的作法还可因人。因地而异。不过,总而言之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心情,弄清事情的原委。对孩子的过失不夸大,也不掩饰。责备时,冷静而又热情。不使用偏激的语言,字字句句都说在一个理字上。要使孩子感到亲切,感到爸爸妈妈是讲道理的;目的在教育自己学好,教育自己做事做人,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斥责。绝不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感到冤枉。或者感到父母蛮不讲理。因此,在训斥孩子时,父母既要严肃,又要冷静;同时满腔热诚。

严、冷、热一一这三个字谈起来容易,道理也浅显易懂,但真正做起来却很不容易。虽然,没有一个父母会承认自己不讲理;但在责备孩子时,在气头上,自以为讲理实际上蛮不讲理,或者只许讲自己的理,不许儿女讲儿女的理,却是常有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要冷静。

●叱责不当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前面我曾经谈到了一件事实。就是教师带领儿童到儿童乐园去,在结束集体游戏后,教师就吩咐孩子们自己去玩自己喜爱的游戏。这本来应该是孩子们皆大欢喜的事;他们可以自由玩耍。而有些孩子竟然木然地站在那里不知应该做什么。因而也不禁使老师感到惊讶。老师没有吩咐,没有布置,他们就不知如何行动。没有了指示和布置,他们就无所适从。孩子们的天真哪里去了?!他们的主见和喜爱哪里去了?!这些固然值得老师们深思,但更应该值得父母们深思和反省。平日是否对孩子们的行动管束得过多了呢?叱责过多了呢?

有些父母,尤其是母亲,样样事情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方法去做。一看到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合自己的心意,甚至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就出来指责:“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实际上一件事情通常是可以有多种方法的。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于是,产生不同的行为方法。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只允许一个模式,尤其是自己的模式是不正确的。另外,给予孩子大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xìng。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我们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xìng和判断力。如果样样事情做父母的都预先下了判断,作了吩咐,孩子自己没有机会去思考,当然也就不会再去思考了。这样就会养成孩子被动的习xìng和依赖父母的思想。因此一旦脱离了父母或老师,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事事代劳,样样包办,不让孩子动手,那当然更糟。

反之,如果父母能从小就养成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这里不妨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孩子放学回来,很多母亲就逼他们做作业:“到屋子里去,做完了作业再玩!”或者“先到外面去玩,玩够了就回来做作业!”后者表面上看似比前者要开明些,允许孩子玩一玩。实际上这两种作法都值得斟酌。因为这都是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志。

其实,如果孩子已经多少有了些思考能力和独立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尽量给予孩子们自己思考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应该从什么做起,是马上就做功课呢?还是先玩耍一会再做功课。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又能高高兴兴地做功课。当然,这样做,绝不是要父母放任孩子不管。对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父母亲既应监督,也应检查;必要时,还应给予帮助,帮助和启发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孩子的选择有时不一定完善。它们可能会有不够妥当和欠缺的地方。只要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父母就应尽量不chā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并从中吸取教训。

●要求孩子听话应该说出理由

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叱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这当然也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在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最后的一张王牌。

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是个小学生,孩子听了可能会真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王牌。这种强迫加威胁长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却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的背后就是“父母所说的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广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这是父母要求孩子们的绝对服从。平日我们所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不容讨价还价”,“不容争辩”。这常是我国父母对子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