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唐诗宋词鉴赏集最新章节 > 第 12 章

第 12 章 免费阅读

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shè云,

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yù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

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后来毁坏了,所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诗,“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旧唐书·文宗纪》)

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同辇(nian3):辇,皇帝乘坐的御车。

6.啮(nie4):咬,衔。

7.勒:马衔的嚼口。

8.“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借喻两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9.泪沾臆(yi4):泪沾胸前。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虏至长安。次年写此诗。诗旨在哀悼贵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当年行幸江头以为题。全诗以“哀”字为核心。开篇第一句“吞声哭”,即用悲哀的气氛笼罩了全篇,接着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悲哀的表现。“哀”字为题,以“哀”统领全面,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全诗的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诗人在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同时,也流露了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因此,我们说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诗的结构波折跌宕,迂曲有致。以“哀”起写,事事是哀。哀极生乐,写李、杨极度佚乐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这种由眼前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的过程描述,给人造成一种波澜起伏,迂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情深意长,凄切哀悯,含隐无穷,读之令人肝肠寸断。

哀王孙

七言乐府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

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

骨ròu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左“王”右“快”的右边]青珊瑚,

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

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

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jiāo衢,

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

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

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上“未”和“攵”下“厂”和“刀”]面请雪耻,

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

【注解】:

1.延秋门:唐宫苑西门;出此门,即由便桥渡渭水,自咸阳大道往马嵬。

2.“九马”两句:指玄宗快马打鞭,急于出奔,丢下李家骨ròu而去。

3.豺狼在邑:指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4.龙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5.“朔方”两句:指哥舒翰守潼关的河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大败事。

6.“圣德”句:后汉光武帝时,匈奴两分为南北,南单于(南匈奴王)遣使称臣。这里指肃宗即位后,回纥曾遣使结好,愿助唐平乱。

7.花门:花门山堡在居延海(在今甘肃)北三百里,是回纥骑兵驻地,故借以指回纥。

8.[上“未”和“攵”下“厂”和“刀”]面:即“梨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

9.“慎勿”句:钱谦益云:“当时降贼之臣必有为贼耳目,搜捕皇孙妃主以献奉者。”所以这里这样说。狙,猕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会暗中侦视。

10.五陵:长安有汉五陵,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恰好玄宗以前的唐室也有五陵,即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施鸿保《读杜诗说》,以为“此就唐五陵言,非借汉为比,亦非惜用字面。”

11.佳气:指陵墓间郁郁葱葱之气,原是旧时堪舆家的风水之说。

12.无时无:意谓随时都有中兴的希望。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后杀戮霍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中所指王孙,应是大难中的幸存者。诗先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接着写明皇上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流落的痛苦;最后密告王孙内外的形势,由哀王孙转为对王孙的劝慰,等待河山光复。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dàng人胸怀,叙事明净利索,语气真实亲切。写同情处见其神,写对话处见其情,写议论处见其真,写希望处见其切。杜诗之所以称“诗史”者,盖在于此也。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五言律诗

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

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

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

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

当与梦时同。

【注解】:

1.栖栖(xi1):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

2.鄹(zou1)氏邑: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鄹氏邑,鄹人地。

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6.楹:堂前直柱。

7.奠:致祭。

【赏析】: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复杂坎坷。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诗人是帝王,曾经治理出开元盛世,所以作诗取意自然高人一筹。沈德潜评此诗说:“孔子之道,从何处赞叹,故只就不遇立言,此即运意高处。”

唐玄宗

(685-762),即李隆基,祖籍陇西。唐代第六代皇帝,也称唐明皇。《全唐诗》收其诗一卷。他爱好音乐,讲究声律,能自度曲,善书法。唐诗的革新发扬,并能吸收外来的乐曲,达到盛唐的境界,唐玄宗的爱好倡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望月怀远

五言律诗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注解】:

1.情人: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