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唐诗宋词鉴赏集最新章节 > 第 14 章

第 14 章 免费阅读

【注解】:

1.[鹿阝](fu1)州:现陕西省富县。

2.“遥怜”二句:可怜小儿女还不懂思忆在长安的父亲。

3.云鬟(huan2):fù女的鬓发。

4.清辉:指月光。

5.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6.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杜甫携家逃难[鹿阝]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遥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全诗字字从月色中映出,因月生情,望月遥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此诗说:“反复曲折,寻味不尽...”

春望

五言律诗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yù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搔:抓挠。

4.浑:简直。

5.不胜簪(zan1):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chā不上。

【赏析】:

这首诗是至德二年三月杜甫在叛军占据下的长安所作。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第一联,写一败一存,一明媚一荒芜,正反衬出诗人之深情。第二联以拟人手法写昔日盛京今日残败,诗人移情于物,以无情之物的悲、惊衬国破对于诗人的心理感受。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下四句转入望中所忧。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春宿左省

五言律诗

杜甫

花隐掖垣暮,

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

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数问夜如何?

【注解】:

1.掖垣:因门下省、中书省地处左右两边,像人的两掖,门下省为左掖。

2.金钥;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3.珂:马铃。

4.封事: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故称。

【赏析】:

诗作于左拾遗任上,记叙了诚敬值宿,夜不敢寐的实况。前半写宫中的春夜景观,后半写自己等待早朝的紧张心情。暮至夜,再自夜至晓,自晓至明,前写景,后写情,结构严谨而又灵活,真切地表达出了诗人为国事而夜不能寐的心态,叙述详明而有变化。

至德二载...

五言律诗

杜甫

【题目】: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

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

驻马望千门。

【注解】:

1.此道:指金光门。

2.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

3.胡:这里指安禄山部队。

4.近得:指拜左拾遗。

5.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6.“移官”句:这里固指贺兰进明之进谗,其实也多少含有对肃宗的牢骚。岂至尊,岂出皇帝之意。

7.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

【赏析】:

至德二载(757),作者自金光门出,由小路投奔凤翔肃宗,任左拾遗,十月随肃宗返长安。次年乾元元年(758),又因进谏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又出金光门,感慨万端。然而作者在诗中写道“移官岂至尊?”不敢归怨于君,而以“无才日衰老”自责。但在这委婉词句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无辜遭贬的愤慨和对朝廷的失望。此诗结构严谨,抚今追昔,娓娓道来,自然流畅。

月夜忆舍弟

五言律诗

杜甫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注解】:

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2.“露从”句:此日当是白露。

3.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4.长:一直,老是。

5.未休兵:当时叛军史思明部队进攻洛阳,与唐将李光弼jiāo战。

【赏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听着声声雁鸣不禁触景生情,深深思念故乡的明月和战乱中久无音讯的手足兄弟,全诗充满了悲凉忧伤的情绪。前四句句句写景,但却字字忆弟,不着“一”忆字,而忆反更深。后四句由暗忆转向明写,战乱阻隔了兄弟,摧毁了家园,生死茫茫,世事忧心!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天末怀李白

五言律诗

杜甫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chicomi4)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yīn县。

【赏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五六句词义一转,语增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