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唐诗宋词鉴赏集最新章节 > 第 29 章

第 29 章 免费阅读

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里也新来不做。

【注解】:

1.燕山亭:词牌名。亦作《宴山亭》。双调九十九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2.燕脂:胭脂。

3.“裁剪冰绡”三句:朵朵杏花好像是用冰清玉洁的薄绸经过裁剪出来的重重花瓣,然后又匀称地晕染上淡淡的胭脂做成的。冰绡:洁白的薄绢。匀注:均匀的点染。

4.靓妆:粉黛装饰。

5.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教经典中所说的天上的仙宫。

6.无据:不可靠。

【赏析】:

这首词是赵佶是亡国以后在北方写的哀歌。全词借咏杏花的盛开与调零,抒发个人身世的感慨及追恋故国的哀痛。据宋人《朝野遗记》说,此词是赵佶的绝笔。这是他生活遭遇最悲惨的实录,被王国维称为一篇“血书”。上片写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下片直抒亡国之悲,接下来述说了词人的三悲。

*六幺令*

李纲

长江千里,

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

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

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豪华销尽,

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

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

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

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倚阑凝望,

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解】:

1.鄱阳:今江西波阳。

2.玉树:指南朝陈后主所制《玉树后庭花》曲。

3.银蟾:月亮。

【赏析】:

这首词写于南宋初年遭贬后,抒发郁结在胸中的忠愤不平之气坚持抗战的快心。作者由浩渺的千里长江,发出对当朝兴亡的感慨,联想到中原沦落、身遭排挤的现实,表过了抗金复国之志“难夺”。全词怀古伤今,慷慨多气,耿耿报国忠心都跃然纸上。

李纲

(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金兵南侵汴京时,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登城督,击退金兵,但不久遭排挤。绍兴十年,卒于福州。他现存词有五十多首,他的七首咏史词很出色,内容生动,形象鲜明,风格沉雄,气势劲健。作者借古喻今,充满了抗战豪情和爱国赤心。著有《梁溪集》和《梁溪词》。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解】:

亏:犹缺。

【赏析】:

这首词写离情,上下片均以“恨”字开头,既“恨君”不似江楼明月之相随无别,又“恨君”却似江楼明月之暂满还亏。全词构思巧妙,语言清新,通过生动的比喻勾画了一幅清新淡雅、鲜明生动的相思图。利用《采桑子》词调的复叠的特点,使词带有鲜明的色彩。

吕本中

(1084-1145),字居仁,号紫薇,世称东莱先生,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

*长相思*

吕本中

要相忘,不相忘。

玉树郎君月艳娘,

几回曾断肠。

yù下床,却上床。

上得床思旧乡,

北风吹梦来。

【注解】:

玉树:比喻品貌俊美。

【赏析】:

这首词抒写眷顾故国之思。词人用节奏上的回环往复,把思乡之情、断肠之情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词情深韵美,语畅意长,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注释】

1.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2.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3.阿谁:谁,何人。

4.去年:往年。

【评解】

这首词通过咏梅抒写离情别恨。这首词看似不淡,而其蕴含颇厚。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韵味无穷。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戋刂]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注解】:

1.蹴:踢,踩。这里指dàng秋千的动作。

2.纤纤手:细嫩柔美的手。

3.轻衣:指薄罗裳。

4.袜[戋刂](chan3):即[戋刂]袜,只着袜而行。

【赏析】: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含羞的少女形象,当是前期的作品。上片写dàng秋千直到汗透罗裳的欢快。下片写猝然来生人,少女含羞走的神态。这首词刻画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文笔轻灵,形象鲜明。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南渡前,家庭生活平静美满。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善于词、亦工于诗文,通晓音律,能书善画,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艺术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创作生活,以1127年金统治者占领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属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后期写了一些反映离乱生活的痛苦以及对敌国的思念的具有时代面貌的作品。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xìng;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解】:

1.藕花:荷花。

2.争渡:指天色已晚,乘船夺路回家。

3.鸥鹭:两种水鸟。水鸥和白鹭。

【赏析】:

这首词是表现李清照热情歌颂大自然的名篇。对年轻生活片断的回忆,充满生活情趣。描写了一个活泼的少女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游玩,不认归路,桨声、笑语以及受惊飞起的鸥鹭拍翅声构成的画面,表现了词人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xìng格特征。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解】:

1.疏:粗,大。

2.残酒:此指残醉。

3.绿肥红瘦:指肥硕的绿叶和凋残的红花。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当是李清照前期作品。词中所写,乃日常生活中一个极难引人注意的细节,曲折地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全词借主仆问答组织成篇,“知否?知否?”二叠语,既有对海棠的深意,也有抱怨声,自然引出“绿肥红瘦”。清黄苏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