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家事最新章节 > 第 32 章

第 32 章 免费阅读

门吗?先是大登科,再是小登科,双喜临门。

倘若这一次没考取,也不用担心。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娶个贤惠媳fùcāo持家务亿侍奉父母,又想着封妻荫子,读起书来只怕更专心刻苦了。横竖刘书昭还不到二十呢,别说一次,就是三次五次之后考中也不算晚。

周榭这么好的姑娘,秀外慧中,xìng情这样温厚,还多亏了大舅妈下手快,晚一步说不定就被别家给抢去了。

当然,表哥要是将来敢做什么对不住周榭的事儿,别说又林不跟他算完,周榭的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难惹,光是这几个大舅子,就已经够刘书昭喝一壶了。

这个月定亲的不光周榭,还有霍家的女儿霍巧荣,她比周榭还大一岁,亲事也定下来了,说的是南会镇的婆家,离于江也不过就半日路程,对方家中也十分殷实,是桩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另外,就是石琼玉了。石琼玉的年岁比周榭、霍巧荣都大,可是却一直没有许配人家。有人说石家眼高心大,看不上于江镇上的这些普通人家,石琼玉肯定还是要嫁到官宦人家的。但是石家现在定居在于江,离京城太过遥远,亲事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一直耽误下来的。

又林只顾看别人的热闹,万万没想到,她也已经被人惦记上了。虽然不是请媒人直接上门来提亲,四nǎinǎi也说,女儿年纪还小,过两年再说。可这事儿简直是在又林头上当头敲了一棒——

她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孩子,可是在这个时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姑娘比比皆是,从小定亲更是常事。

当然,以李光沛和四nǎinǎi对她的钟爱,必定会仔细挑拣,给她选一门好亲事。有才,有貌,家境也不会差。

又林要给周榭做个荷包,结果半天了才只缝了几针,心思根本不在这上头。

她索xìng把荷包扔回篮子里,拿起一本书来。可是翻了半天,也没看进去。

小英端着茶进来,小声说:“姑娘,你听说没有,街头后老宋家的宅子卖给人了。”

“是吗?是什么人买了?”

小英摇摇头:“这个可不知道。”

宋家的宅子和李家后门的就隔了十几步远,已经空置了好几年了。因为家里儿子出息了,在杭州府置了宅子,一家人都搬了过去,于江镇上的老房子就一直空着,想卖出去。但地方不算大,房子也经过了几十年风雨,不算新了。这房子要买下来,不好好整修一番是没法儿住人的,一番整修,也得花不少银钱。想在镇上买房子的人,要么嫌房子旧,要么嫌地方小,总是谈不拢。

————————————

擤鼻涕快把鼻子拧掉了。

第五十五章邻居

然而这个消息是确实的,宋家的老房子的确卖出去了。nǎinǎi特意嘱咐又林,让她自己要注意。宋家的房子和李家的挨得很近,那边修整倒饬,动静难免扰人。这倒不算什么,要注意的是,因为要修整顶梁和屋瓦,那些匠人会搭起架子登到高处去,这样对李家来说就不太安全了。即使他们不顺手牵羊干些鸡鸣狗盗的勾当,李家院子里动静也都会被看见。

但宋家的屋顶的确得好好修整了,不修实在没法子住人。屋顶上的青蒿都长了快有半人高,去年夏天风大雨大,瓦片也坏了不少。

没有人住的屋子,坏损的特别快。这房子要再卖不出去,只怕就会变得象聊斋里头那些鬼屋一样了,白日里狸猫野鼠在庭院荒草间出没,到了晚上则漆黑一片,经过的行人都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或是干脆绕着走。

那些匠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又林闷在屋里足不出户。夏天里衣衫穿得轻薄,不但她,连小英她们也不愿意到院子里去。来来往往的婆子、媳fù们,一边躲躲闪闪沿着墙根走路,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朝墙头那边看。工匠们打着赤膊,肌肤晒成了古铜色,油光光的亮,她们既躲闪,又忍不住偷看。

又林随四nǎinǎi出了趟门,先去了大伯母那里,又去了七nǎinǎi家。七nǎinǎi眉梢眼底那种幽怨已经遮都遮不住了。这位七叔一出门去就不肯回来,七nǎinǎi纵然要做大度贤妻。可是她准备的两个丫头肚皮平平,一点动静都没有,更谈不上把七叔挽留住了。

不少人都在暗中揣测,这生不出孩子,症结是不是在七爷身上?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一个两个丫头收了房。还都没有动静?

又林还记得从前七nǎinǎi什么样子。她显得丰腴而娇美,可是现在她瘦多了,笑容也少了。喜凤还在她身边服侍,她已经配了人,嫁给了家里的管事,挽起了头发,显得老成多了。屋子里的陈设也还是旧的样子,虽然都干干净净的,可是让人觉得陈旧窒闷。

没有生气。

男主人长年不在家中。这个家里一点儿生气也没有——窗纱的颜色黯沉,帐子也能看出是旧年用过的。以前七nǎinǎi很讲究这些细节,总是要把屋子收拾的光鲜齐整。瓶里总是有时令鲜花。可是现在那瓶里空dàngdàng的,正如七nǎinǎi现在落寞幽怨的心境。

又林心里有些怵。瞧,本来是多美满的一对夫妻,比四nǎinǎi和李光沛还显得恩爱。可因为没有孩子。硬是走到现在的地步。

子嗣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纵然有千般好处,无子这个帽子扣下来,那就是千夫所指了。倒过来说,纵使一个女子一无是处,只要能生下儿子,那在婆家也算是站住了脚跟。

瞧,这就是一个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之后更要生得好的社会。

七nǎinǎi要和四nǎinǎi说话,于是又把又林给支了出来。没出嫁的姑娘和嫁了人的媳fù儿之间,总是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她们说的话题不能让姑娘听,不管又林年纪是大还是小,这条界限都是一样分明。

喜凤领着又林去西面厢房坐,又林看着桌上针线篮里放着一个做到一半的荷包,顺手拿起来看。上面用五色丝线绣着花,红的是花,绿的叶,白的是藕,娇嫩而鲜艳。

“喜凤姐的活计,是越做越好了。”

喜凤一低头:“六姑娘别取笑,我不过随便做两针,打发时辰。六姑娘家里请了先生,听说这女红也是教的?”

“唉呀,我那两手儿,也就糊弄糊弄外行人。”

喜凤的眉梢眼角也透出一股寂寞的意味来。她已经十八了,这年纪论理该嫁人了。可是七nǎinǎi身边,她最得用——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所以一直没有放她嫁人。

这荷包上的莲花和藕,完全可以看做“连偶”,寓意的是成双成对。喜凤也许真的只是随手绣的,也可能是心底的愿望不自觉的就在手中表现出来了。

屋里头七nǎinǎi正说:“周家大丫头的亲事都定下来了,你们家双林的事儿,你是怎么打算的?”

四nǎinǎi只说:“不急,她还小呢。上次多亏你帮的忙,荐的这位段夫子,教得很是尽心,她这两年长进多了。”

“别谢我,这师傅教徒弟,也得看缘份。”七nǎinǎi说:“对了,你知道你家后头宋家的老房子,是谁买了?”

四nǎinǎi果然关心:“进进出出的人倒是很多,可看着没有正经管事的。难不成你认得?”

七nǎinǎi点头说:“可不是认得么,就是朱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