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 败类到忠犬进化史最新章节 > 第 68 章

第 68 章 免费阅读

不远处康王府的马车上,周绮南放下车帘,脸色yīn沉如水,花朝在旁边大气不敢出,上一次主子出现这种面色还是在六年前皇上将她赐给康王爷的时候。

花朝想着刚刚沈秋看过来的视线,心中十分忐忑,那是巧合吧?应该只是扫过来而已,肯定是她想多了,这么多年王妃从来没有出过岔子,对方怎么可能一个照面就想到,估计也是在耍诈……

康王爷也没有往日的淡然从容,面无表情的看了周绮南一眼,又望着放下的车帘,若有所思……

康王爷夫fù各有心思,阳翟帝和各位重臣也十分想知道沈秋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她猜到的背后之人是谁?

可惜她身受重伤,敬国公世子杀神一样挡在车辕上,也就皇上仗着身份高能探望一眼。就连凶残如秋将军本人,在表示了想处理刺客之事而被世子瞪了一眼后,竟也乖乖的躺回去养伤了。

于是一路上所有人都抓心挠肝的想着事情,唯有沈秋幸福的安睡。

回到京城后,沈秋直接被送回沈宅养伤,白玉瑾则跟着皇上进了宫,随行的还有差点被劫持的户部和吏部尚书,就连文丞相都在简单的处理过伤口之后跟在后头。

阳翟帝和两位尚书都对他表示的关心,皇上还担心他年纪大了,受了惊吓会身体不适。文丞相摆摆手笑道,“不碍的,有秋指挥使在,安心的很。”

别人都当他经历过大风大浪,所以没有轻易被吓着,但实际上文丞相当时是真没觉得多害怕,就在他被劫持的第一时间,沈秋就和他对上了目光,她眼中的笃定和从容很奇异的让他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有事。

这种感觉白玉瑾是清楚的,沈秋身上有一种让人安心的魔力,仿佛只要有她在,只要她笃定的事情,就不会不成功。

因为都是皇上的心腹大臣,所以众人坐定之后直奔主题。

户部尚书钱才进问白玉瑾道,“秋指挥使说猜到背后之人,是

作者有话要说:  户部尚书钱才进问白玉瑾道,“秋指挥使说猜到背后之人,是故弄玄虚迷惑对方还是真的有了线索?”

白玉瑾还未开口,文丞相便道,“是真有线索。”

“因何判断?”

文丞相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开口道,“秋指挥使不是说了么?他们话太多了……”

众人:……

文丞相您学坏了!

作者有话说

晚上九点才通知今天一早要出差,终于熬夜存了两章稿子!觉得自己好棒,(●'?'●)

关于评论的问题,一直想谢谢大家,我因为工作有点忙,空余时间都在码字,**这个回复有时候转老半天刷不出来,所以没有一一回复大家的评论,在这里说一声抱歉。

大家的评论我都有看,还有不少给补分的姑娘们,很感动,就发个红包聊表谢意啦!

☆、第100章 继位往事

“生死关头,他们还有空先诋毁沈秋一番。可不是话太多么?”白玉瑾冷笑道,“泽棘人虽然恨沈秋入骨,但他们被打的屁滚尿流的时候多了去了,有哪个不清楚她的本事?会有什么靠着敬国公府才有如今地位的想法才是见鬼,会这样想的,只有对沈秋了解不深,自己乱猜测的人,反正肯定不是西北那边的。”

众人赞同的点头,如果不是今天亲眼所见,他们也会觉得刺客说的是对的,认为沈秋本身有些本事,但恐怕更多的是靠心机手腕巴上了敬国公府才有如今的成就。

不过今天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劫持事件,让众人充分的认识到了沈秋的本事,她的机敏和魄力等闲怕是男人都比不上的。她这样的人用不着巴别人,但凡有些脑子的,都会想办法拉拢她才是。

白玉瑾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心里暗暗满意,不枉他全程忍耐着没chā手,沈秋的根基实在太浅,虽然在武将那里挂了号,但文官们的口诛笔伐堪比刀qiāng,即使有敬国公府撑着,她女人的身份很容易成为她被攻击的弱点,今天这一遭虽然惊险,但闯过来了,让这些人亲眼见识过,以后谁想轻易的诋毁她都不是那么容易了。

“其实正因为针对的是秋指挥使,所以背后是谁才容易想的到。”文丞相不愧是三朝老臣,思路非常的清晰,“第一,他们并没有真的打算伤害朝廷重臣,否则早在一开始就能杀一片了,证明对方不想朝廷出乱子,所以肯定不是外族人;第二,第一次刺杀对方安排十分周密,显然不是临时起意。那个时候他们就对准了秋指挥使,秋指挥使初来京城根基浅薄是一方面,但恐怕跟她有过节才是更重要的一方面。第三,回京路上的那场刺杀显然布置有些仓促,刺客们的素质也不太过关,估计就如秋指挥使所说的,他们在见识过崇阳营的威力后,怕她练出来一支厉害的禁卫军来,想趁热打铁,尽快斩草除根。”

其实单靠前后两点,背后之人就呼之yù出,如今阳翟帝大权在握,位置稳定,不存在权臣揽权的问题,那么希望国家好,却不希望皇上好的,除了想谋逆当皇上的还有谁呢?再加上一条在秋猎现场的,符合条件的也就是康王了。

也许外面所有人都认为康王体弱多病,没有符合做皇帝的条件,因此也并没什么抢皇位的野心,但在场几人都是皇上心腹,亲身经历过新皇登基时的惊险,当年先皇驾崩时惊心动魄还历历在目,当然知道康王是差点当了皇上的。

那个时候户部尚书钱才进和吏部尚书钟立辉还只是小小的侍郎,宫中发生的具体过程知道的并不清楚,只知道先皇驾崩之前有三天宫门紧闭,后来敬国公带兵入宫,和禁卫军围城对峙,待宫门再开之时,便传来太子继位的消息,不过苏太妃显然也不甘示弱,同样出示先皇遗旨,当时那真是一片兵荒马乱。

他们俩因为官职不大所以不是很清楚,文丞相作为中书省却是从头参与到尾的。当年文丞相虽然不声不响,但却最得先皇信任,从先皇感觉自己力不从心要立遗旨之时没有选择自己平时最喜欢的周相,而是宣了文丞相进宫便可以看出来。

先皇当年立的遗旨是:废太子,康王继位。

就在遗旨立好的当天,苏贵妃母子正春风得意,偷偷庆祝之时,康王突然七窍流血,倒地不起。若不是永春宫中奇珍异草不缺,医治及时,康王当初很有可能就直接dú发身亡了。然而即便御医耗费一天一夜终于将康王从鬼门关拉回来,但他的身体也破败如纸片人一般,一场风寒就能要了他的命。

先皇几乎在康王dú发后立刻知道了消息,震怒之下竟然回光返照,精神头极好,立刻命人绑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事情都不需要查,先皇本来子嗣不丰,又因他生xìng多疑,对于后宫倾轧之事从来不公正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