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武侠修真 > 弈江山最新章节 > 第六十章 让权

第六十章 让权 免费阅读

“是。”曾瑾厚答应着,稍稍抬起了身子,“回禀太上:微臣以为,眼下汉州逆党并非统于一派,对他们的处置之法,也要因地制宜、各自不同。对那些已经归附朝廷的武林豪杰,应处之以怀柔,使其耽于侥幸、安于现状。而对红缨会乱党,则需雷厉风行地予以击破,使其再无入城为乱的可能。至于现今占据着东部城区的平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对于一群连烨玄卫执令都杀得了的诡异乱党,如果连王宇翔、鲁岸都束手无策,那么一名久居地方的四品小官,又能拿得出什么锦囊妙计?

只听曾瑾厚继续说道:

“东城乱党之所以能霸占大半城区,皆因上有儒生士人煽动引领,下有黎民百姓群起响应,其背后,又有绝世高手暗中支持、相与谋划。对付这样的联合,唯有先向乱贼许以承诺,公开表明绝不追究罪责,再明榜昭示德政;同时,派已归附的当地武林人士去策反那些百姓,入其内部、接管统驭之权。这样一来,叛军势必土崩瓦解,而其幕后的黑手就算还有什么伎俩,到时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听从了。此为微臣一点拙见,恭请太上圣裁。”

他话音刚落,鲁岸便跪不住似的,急忙质问:“你说得倒容易!那‘幕后黑手’既是连净军执令都杀得了,又岂会被区区几个归附朝廷的小角色夺去权柄?到时连他们也一并杀了,咱们才真正是颜面扫地!”

未及曾瑾厚作答,太上皇却先发话了——而且越过了鲁岸、直接针对曾瑾厚:“你对你的计谋可有十足信心?”

“是,”曾瑾厚从容顿首,“依臣所见:那几个行刺王执令的神秘人士既是不敢露面,便足以表明他们并无与百姓同生共死之心,而且行事之前、已先备好了退路。我们只需让那些士人、百姓明白这一点,便必定可将之孤立;他们通过行刺净军执令累积的士气,也必会烟消云散——如此不战而胜,臣以为应是上策。”

“说得好!”邓令寒扬声赞许——此言一出,立即引得满朝文武将惊愕的目光投向珠帘:要知道龑雪皇帝执政近三十年,像这样得到他明确赞许的人,加起来还不超过十个;而最近两年更是一个也没有……

只见他又微微侧过头、面向龙椅,语气更加温和:“皇帝,你推荐的人不错啊。这样的人才应该重用。你说说看,该赏他个什么官来做呢?”

“这……”姜沅又喜又惧,额头渗出了些急汗来,“还是得太上作主……”

他话尚未说完整,珠帘里又传出一把声音,足以让许多朝臣心里一跳——“启禀太上:温煦连大人刚升任了户部侍郎,留下个正三品翰林院掌印的位子、尚未补缺;此职掌管中枢,实在不宜空置太久呢。”

这无疑是百里秋凰的声音。

文武百官愠怒地面面相觑:按照大净礼制,子夜朝神圣已极,是不容得任何浊庶及女子在场的……若非太上皇执意纵容,这一介异族女子又安敢如此放肆!

石涉河清了清嗓子,站出队伍,躬身道:“启奏太上:曾大人之前是正四品,只因一次奏事,便骤然擢升两级,这……未免有些逾制了。还请太上三思。”

“石大人这么一说,奴家倒想起来了,”百里秋凰又插进话来,“听闻李首辅那边已有了翰林院掌印的人选呢,石大人何不说出来,供太上、皇上参详一番?”

未等石涉河回应,邓令寒先夸张地冷笑了一声。“哈!他倒是个急性子——翰林院的职任乃是为净皇掌管枢密文案、承传诏命,和他内阁有什么关系?也由得他来插手人选么?曾瑾厚!朕现在就升你为翰林院的新任掌印太监。你谢恩吧。”

“是……臣、谢太上皇圣恩。”

曾瑾厚口中高呼着,整个人俯伏在地,也看不清脸上是怎样的神情。只是从谢恩的语气里,人们似乎听不出过于喜悦的意味——这究竟是因为淡泊名利的性情,还是因为深不可测的城府,就只有熟知于他的净皇姜沅能说得准了。

石涉河作为在场唯一的宗人府派重臣,总觉得自己的派系正在被一点一点地蚕食着,惶恐之下,便仍想再诤谏一番。

然而邓令寒的话却还未说完。

“啊,朕差点忘了!”老太皇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继续道,“还有一样东西是要赏赐给皇帝你的——就当是念你劳苦功高,给你的一点慰劳吧。”

姜沅全无预料,忽听太上这么说,吓得整个人都从龙椅上僵直起来,随即转身仆地、做好了谢恩的准备。

而此时珠帘内影影绰绰,百里秋凰从中走出,手中赫然捧着一个镶金饰宝的沉香木盒子——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是不认得这盒子的;就连久任外官的姜沅,也在第一时间便将之辨认了出来。满朝文武无一例外,都目瞪口呆地眼看着百里秋凰将这盒子捧到了姜沅的面前。

“这是千绫圣印,持圣印者,有权执掌十二卫净军;你既拿了这印,今后便可作个完完整整的皇帝了。”邓令寒高深莫测地笑着说道,“而这汉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勾当,便也全都交给‘你’去应付吧。”

姜沅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很害怕这是个陷阱——引诱他露出野心、继而成为“不忠”的明证的陷阱。但百里秋凰确实已款款来到他面前,还将盛装“千绫圣印”的盒子递到了他的头顶上方。他也只好颤抖着双手将之接了过来,口中也颤抖着说道:“臣姜沅、谢、谢太上隆恩!”

自邓令寒退位为太上皇,至今十一年过去了,还是首次有净皇手握净军大柄——而且是在太上皇仍然在世的情况下。姜沅一个文职官员出身的净皇,会这样惶恐也是有道理的。

只是这样一来,倒真应了曾瑾厚起初的猜测……

“皇上今日蒙此恩典,切不可有负太上期许啊!”头顶,百里秋凰柔声说道。

这句话让姜沅浑身一凛。他连忙将圣印放在一边、伏地叩首不起,口中高呼道:“臣虽践祚,必仍以太上马首是瞻,不敢有贰!阴天在上,佑我圣主福延万年!”

群臣也连忙跪地叩首——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随之高呼着:“阴天在上,佑我圣主福延万年!”

老太皇满意地看着这壮观的景象,眼底却蓦然隐现悲凉之色。

毕竟,他的时代,至此也就算是结束了。

****************

按照老规矩:新帝即位,必有大赦。如今恒修皇帝在位已有四个多月,便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大赦”的旨意。

这旨意当天便传遍了汉州。

于是,就像有一注洪流突然涌入刚刚凝结的盐场,顷刻之间、一切的滞涩都被溶化开了。

占据半城的起义军忙不迭地举旗投降,其牵头者——三位私塾先生,五位武馆馆主——也加入了淮湖帮等武林大势力的队伍,齐聚港口,叩首谢恩,共同声言再不敢有分毫忤逆。而龙舟里的行在此时重新颁赐了淮宁省自治的圣旨,将一切归回旧位,仿佛这几日的变乱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过。

至于那似有若无的“幕后黑手”,也像从来未存在过一般、自世人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朝廷对他们的罪行毫不追究,反而使得这种消失变得更为彻底。人人心里都有默契,时局便很容易安定了下来,汉州城也恢复了旧有的平静。

只不过,在如今的这种平静里,已经混入了之前没有过的气氛——某种压抑的、沉寂的、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气氛。

人们在这平静中试着遗忘激情,最终却只是变得越发麻木……

****************

汉州南郊、某个小县城的酒肆里。

薛铭一语不发地灌着烈酒,一碗接着一碗,好像在喝白水一般。如此迷乱的样子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他身上,以至于他的两个弟弟看在眼里,都慌得没了主意,甚至说不出半句劝慰的话。

还好有须已真世这个外人在场。

“盟主不必如此自责,”这位天云派的长者劝慰道,语气里的敬意并未因自己的资历而有分毫减少,“对方是净军,又是筹谋已久;而我们‘江山如梦’则是仓促应战,能做到这一步已是不易。大家的身份都没有暴露,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薛铭躲开了他的视线。“大幸?哼!逃得快罢了……我真恨自己不能堂堂正正地与阉人大战一场!如今这算什么?躲在黎民的后面,让我们发誓要守护的百姓替我们去死……”

“应该不会有人死的,”薛钊忍不住插嘴,“不是有朝廷的大赦吗?”

“你懂什么!”薛铭虚弱地斥责,“这才是阉狗最可恨的地方——先用大赦把波澜压抑下去,只等日后人们激情已凉,再寻些由头,把起头之人一个个地除掉;到时便不论有多残忍,百姓也只有畏惧的份,只盼着刀俎不要临到自己,而再不会有一点同仇敌忾之心了!正所谓‘杀人于无形’,净族的手段,果然是胜过我们太多的!”

说完,又抬手将整整一碗烈酒仰头饮尽。

须已真世陪他沉默了一会儿。

“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脱离是非之地,到沧州安顿下来,再设法联络散失各地的诸位同路。如果封无恤帮主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便还有东山再起的余地。”

“东山再起?……”薛铭的一对虎目中放出愤恨的冷火,“‘如风’裴诚镐已经在西北自立门户;‘如幻’从业璇之乱后便对我的联络不理不睬;就连唯一站在我这边的‘如影’杨新冉,也早已不在人世……四大盟主已去其三,只剩下我一人,又该拿什么‘东山再起’?我还有这个资格么?!”

“现在绝望未免太早了,”须已真世的语气、神色,表明他完全没有打算要分享薛铭的失落,“盟主先看看这个再说。”

老人从怀里掏了个可以藏在掌心里的小物件出来,置于薛家三兄弟眼底。

“这玄武之玉是……”薛铳低声惊呼。

“是‘如影’的石佩!”薛钊紧接着道,“可这上面刻着的名字……”

“‘方璘’?”薛铭眼神重新变得精明起来,颓败之色一扫而空。他警醒地向四周瞥了一眼,将那蛇纹石从须已真世手中拿起,又用拇指摩挲着上面凸刻的名字,思考这可能代表的含义。“玄武之玉是会自己选择主人的,不过通常来说,这种选择都很被动……假如它主动确定了人选的话……”

“那就是‘江山如梦’的意志,”须已真世看着他的表情变化,接续说道,“薛盟主,你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