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玄幻魔法 > 政协委员最新章节 > 第十章

第十章 免费阅读

小护士进来,将插在瓶子里的野花摆放在窗台上。李一泓掏出口琴,问小护士:“允许吗?”

小护士点点头:“当然允许。我们院长说了,像你这样能经常给病人带来快乐气氛的家属,医院是非常欢迎的!”

于是,李一泓倚窗吹起了口琴,一脚还踏着拍子。李妻和杨亦柳,一个吃着饺子,一个吃着豆腐脑,都愉快地看着李一泓。而病房门口,其他病房的患者也被吸引来了……

终于有一天,李妻的病床空了,李一泓坐在床边,如呆如痴。

杨亦柳看着他,下了床,无声地走到他跟前:“老李,你要节哀啊!”

李一泓捂脸,双肩耸动。杨亦柳不由自主地将他的头轻轻地搂入自己怀里……窗台上的鲜花和野花,都仍开得那么美……

翌日,李一泓来到市委。秘书小莫把他引领到办公室门外,推开门说:“王书记,李一泓同志到了。”

王书记迎上前来与李一泓握手,之后将李一泓请入里间。秘书分别为二人沏好茶,退出之际,王书记说:“小莫,别让人打搅我们。”

王书记掏出烟摆在桌上,指着敞开的窗子说:“在我这儿吸我的,我预先已经把窗子敞开了。”

李一泓实诚地说:“行。”

“一泓同志,请你来,就是想和你继续谈谈伪劣大米的事情。我是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和你进一步协商的。我们也更广泛地征求了一下政协其他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确乎非同小可。各级政府一旦发现加工、制作和销售伪劣食品的现象,就一定要顺藤摸瓜端掉窝点,严肃查处。该惩办的,必须惩办,不可姑息。这一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不知道关于这一点,你是不是另外还有什么看法?”

“王书记,您也许误解了。我前天会上的发言,并不是要主张姑息的意思。”

“我向你保证,多数同志并不认为你就是那么一种意思。至少,我和李市长、政协蒋副主席不那么认为。”

“那我赞同你刚才的话。”

王书记欣慰一笑:“很好!我很高兴我们也达成共识。你那天的发言,给我和李市长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这个市,因为是一个目前仍较贫困的市,所以,干部队伍反而很不稳定。某些人被发现是一位好的干部苗子了,上级常常就会习惯性地考虑,安排他到一个穷困的市锻炼锻炼。这是一种思维定式。锻炼锻炼,时间自然不会太长。一批又一批,我们这一个贫困的市就似乎成了干部轮训基地了。这对于一个市,尤其是一个贫困市的可持续发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李一泓连连点头:“对,我主要就是这么一种意思。我是一位新增补的委员,第一次开有那么多干部参加的会议,心情一急切,表达上就不那么清楚了……”

“据我们了解,以前还没有人对这个市的发展提出过问题。你是一针见血,把问题捅到根子上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主席的这句话,看来至今还是对的。所以,我和李市长、蒋副主席都很感谢你。我们已经指示工作人员,把你在会上的发言整理一下,经你过目同意,将呈交省委省政府。我们省的贫困市不仅这一个。你指出的问题,应该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王书记,你们……你们想得太周到了,真叫我不知该说什么好……”

“接下来我要和你协商的问题是——关于怎样教育我市农民的问题。我们也多方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各方各面证实,我们这个市虽然比较穷,但农民们却又比较传统、朴实、本分。人们对我市的农业食品加工基本上还是放心的。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伪劣事件。细细想来,那么多农民也是被区区小利所利用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原本比较传统、朴实、本分的农民,如果放松了对他们的关怀、教育、引导,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是被漠视的,那他们也肯定会变的——变得不那么传统、不那么朴实、不那么本分了。我们的党,对领导干部几乎天天都在进行教育和引导,有的干部还是经不住各种各样的诱惑,于是变了。凭什么认为,农民就该是天生不会变的呢?”

李一泓认真倾听,表情极为庄重,不时点头。看得出,他与王书记的心,一下子贴近了。

“当然,也该说明,在关心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方面,我们以前做得不够、不好,致使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几乎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把许多原本朴实本分的农民拉过去了,加以利用了,变成了他们的合伙人。这是一个教训。我想,这也是你那天发言中的一个意思?”

“对,对!”李一泓听得有点儿激动起来。

“你看,咱俩越说越一致了是不是?”王书记又欣慰地笑了,“所以,我们市委常委会决定,由一名发言人,代表市委市政府,就伪劣大米事件,以某一种方式,向我市农民作一次公开检讨,检讨我们以往对农民关怀得不够,教育得不够,引导得不够。同时提出我们的希望,而将我们的批评,中肯地体现在检讨式的话语中。”

见李一泓摇头,王书记诧异:“这你又不同意了?我们这可是采纳了你发言中的建议……”

“我是不赞成什么发言人。一个市,又不是国家的大部委,搞什么发言人呢?老百姓会认为不诚心诚意,反而会取笑市委市政府的。”

王书记的表情一时不自然了:“是啊,在老百姓眼里,我们也只不过是九品芝麻官嘛!那依你呢?”

“最好,您自己就是发言人……”

王书记沉吟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要我这位市委书记,亲自代表市里的两套领导班子,向本市农民作一次公开亮相式的检讨?”

李一泓点头。

王书记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动作缓慢地燃着,吸了起来。

“王书记,我了解了一下你的经历。你曾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团的干部,怎样在青年中树立威望,您肯定比我有经验。但是,论到农民,我也许比你更熟悉他们……”

王书记默默地看了李一泓一眼,那意思是——你倒很自信。

“请你相信我……”

“不是不相信你比我更熟悉他们,而是——即使这个市对农民的工作很薄弱,那也是我前任的问题。一般而言,继任的干部,没必要承担上届的责任。因为,再薄弱,那与我也没有直接关系?”

“可是,与党在农民之中的威望,有直接关系。”

王书记注视着李一泓,慢条斯理地说:“你。很懂政治嘛。”

“农民们即使有时狡猾,本质上却是朴实的,尤其我们市的农民。他们对实实在在的干部,往往最有好感……”

“我看这样,咱们今天先谈到这儿好不好?你刚才的建议,对于我太突然,我还没想那么具体,容我再考虑考虑……”王书记说着站了起来。

李一泓也只得站起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话逆王书记的耳,表情亦有些不自然。

“对我的话,您也不必太认真。我那不过是心里怎样想的,嘴上就怎样说出来了……”

“哪能不认真呢?不认真,以诚相待不就是一句空话了嘛!”王书记在门口与李一泓握了握手,在李一泓离开后,他又缓缓坐下,深吸一口烟,沉思起来。

李一泓骑着自行车来到文化馆。刚一下车,小刘也骑着车来了:“李副馆长……”

“小刘,休息过来了吗?”

“缓了两天,够了。齐馆长让我把这次送书下乡的所见所闻总结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对你会有用。”

“老齐真好!那就太谢谢你啦!哎,那两头小猪,你也带上一笔……”

一辆小汽车驶来,停在他们不远处。王书记的秘书小莫从车上下来,叫他:“李一泓同志……”

小莫把李一泓请进车里,说:“您刚走不一会儿,王书记就叫我务必再把你请回去。我追出市委大院,您已经没影了。我以为您回家了,就要了辆车赶到您家。您女儿说您并没有回去。我一想,您肯定到文化馆来了……”

李一泓和小莫来到市委办公室的时候,王书记已经迎候在办公室门外。

“一泓同志,对不起,转眼又把你请回来了啊!”王书记亲切地挽着李一泓进入办公室。

二人落座后,王书记单刀直入地说:“一泓同志,我决定照你说的那样做。”

李一泓孩子般地笑了。

“可还有些细节,我要再次当面向你请教——那就是方式问题。印成文件发到各村,即使署上我市委书记的名字,由村干部读给农民听,效果那也不见得会多么好。村干部再一发挥,也许就走样了。登在报上,完全可能流于形式,农民们看不到。我也不太可能一个村一个村地亲自去宣讲,那我一个时期内不用做别的工作了。你替我想想,什么方式好?”

“我已经替你想过了,上电视的方式最好。”

“上电视?我一个九品芝麻官,中央电视台不会轻易给我机会,连省台也不会……”

“上咱们市里的电视频道就行了。”

“可目前电视频道那么多,天上的,地下的,节目丰富得很,能有多少农民收看咱们本市的电视频道呢?”

“咱们市的电视台有一个节目是《和农民兄弟拉家常》,主持人是位年轻姑娘,本市人。她的节目在中午、晚饭前重播一次。在咱们市的农民中,她比您的知名度高多了,人气也比您旺多了。咱们市的绝大多数农民每天必看她的节目,中午错过了,晚上一定补看。您上她的节目,让她就伪劣大米事件采访您,您不是就能通过和她的对话,把您想要说给农民们的话都表达了吗?”

王书记犹豫地看看李一泓。

“她很漂亮。”李一泓忽然说。

“漂亮不漂亮,倒不在我的考虑之中……”

“红花也须绿叶衬。”

“我当她的一片绿叶?”

“她当你的。让她采访时,穿绿的!”

二人默默对视片刻,忽然都扑哧笑了。

“好,你把我彻底说服了。就这么决定了!一泓同志,你呀你呀,别人都说你为人严肃,我觉得你挺有幽默感的嘛!”

“我的幽默感,那也不是一般人的幽默水平能够欣赏的啊!”

二人又哈哈笑了。

在楼梯口,王书记握着李一泓的手,郑重嘱咐:“一泓同志,我支持你回村里去一次,也能为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做做深入的思想工作。我会指示齐馆长,让文化馆的同志帮你把儿子家的门窗修好。公安方面的同志,也会预先做一些必要的部署,确保你和亲人们的安全。”

“放心,农民是不会加害于我李一泓的。”

“那你也不能太大意。对某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还是心里有些提防的好。你李一泓委员如果受了伤害,我这位市委书记心里那将多么内疚?”

“谢谢王书记。我明白。”

卡车停在李志家院外,驾驶室里首先走下来了李一泓,接着下来了齐馆长。二人对视了一眼,李一泓率先走入院子。

李志家屋子的玻璃全碎了,地上有数块大小不一的砖头,一片狼藉。他用目光四处寻找,发现扫帚,走过去,操起扫帚,将玻璃碎片往一处扫。齐馆长捡起一块块半砖,扔向一个角落。

秀花和素素从车厢里跃下,接过小刘递给她们的包袱、袋子,拎着抱着走入院子。

小刘和文化馆的两个年轻人,小心翼翼地从车上往下卸玻璃。

秀花和素素先后迈进家门。家中几乎被搬空了,大小门柜敞开着。素素眨眨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连盘子饭碗都给偷光了!”

秀花转身对李一泓大声说:“爸,我和李志的日子没法过了!”往门槛一坐,边哭边骂:“谁偷了我家的东西不得好死!又砸又盗,一伙歹徒啊!你们出门非一个跟斗摔死不可啊……”

李一泓停止扫动,厉声训斥:“不要哭!乡里乡亲的,骂的什么话呢?!”

秀花停止了骂,却还在哭。

齐馆长走到屋门前,朝里看了看,生气地说:“是太不像话了!李志的家这一下损失惨重。老李,我看,你真得替他们向有关方面讨要损失。”

李一泓摇头:“李志他参与加工伪劣大米,坑害别人,这又该怎么说呢?”

“馆长,闪一下。”齐馆长闪开,馆里的两个小伙子搬着玻璃进入屋里。

素素用衣襟兜着米,在院里“咕咕”唤叫着撒米喂鸡,鸡们从四处跑来。

素素逮住一只,对李一泓说:“爸,鸡饿得剩下一把骨头了。”

“喂几天就胖了。”

“滚!看什么看。”素素没好气地对几个在院外探头探脑的孩子大声骂道。

李一泓责备她:“不许这样!”

屋里,两个小伙子在清理窗柜上的碎玻璃,开始比量着镶新玻璃,小刘则在打扫屋子了。

李一泓对儿媳妇说:“秀花,别坐在门槛上生闷气了,啊?和小刘一块儿搞搞卫生,要不咱们今晚怎么住下?”

秀花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和小刘打扫卫生去了。

天黑的时候,李志家的窗子都镶上了明亮的新玻璃。

三个人吃着简单的晚饭,秀花说:“还好,铺的盖的没给咱偷去……”

素素端着碗问:“爸,从谁家借的盘子碗?”

李一泓没抬头:“随便进哪家,张口就借。”

秀花问:“他们……就愿意借给你?”

李一泓放下碗和筷子,严肃地说:“秀花,我出生在这个村子,长大在这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当过生产队长,我可从没做过一件对不起村里人的事。你和李志做过吗?”

秀花摇摇头。

“就是了。我们李家在这个村子里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的,对这一点,我李一泓非常自信。你们也要有自信,明白吗?”见秀花和素素都点头,他接着说,“错了的绝对不是我李一泓,而是别人。我这次回来是有任务的,那就是要使市里的领导干部们相信,做了错事的农民是能够改正的。也要首先使咱们这个村的农民相信,对农村和农民的责任一推六二五,那不是党的政策。党不但心里有农民,而且,还会努力使农民们过上较好的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