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漫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虎虎漫画小说 > 玄幻魔法 > 缪斯之子最新章节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免费阅读

闻一多:“还不去追上她!”于是有几名同学追去。

一学生:“她叫韩琳,考上了历史系,是锦州人。锦州沦陷,她就到乡下亲戚家避难去了。她是偶尔从报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才知道自己考上了清华历史系,于是赶往长沙,可是清华已迁出了长沙……她几乎是讨着饭才到这儿的,一路上二十几天,还几次遇到坏人,多亏机警才逃避了伤害……可是,可是……”

一名女生:“可是里边我们那位负责登记的,说她超过报到时间半个多月了,无论她怎么哀求他也不肯为她注册分班……”

闻一多将书递向那女生:“替我抱着!”

闻一多怒冲冲地进了报名处,负责登记注册的中年男人正在看报,立刻放下报站了起来,辩解道:“闻先生,您千万别听那些同学胡说八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其实我心里也很同情她的呀!可……可我们清华的规定是报到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十天,十天后录取通知书宣布无效……”

闻一多:“你别说了!我问你,看过她的录取通知书了么?……”

对方:“看过了,看过了。那倒不会有错,当初都是我经手发出去的,我还能不认得我自己的字迹?”闻一多:“给我看看。”

对方:“这……我已经撕了,无效了嘛……”

闻一多的目光望向了纸篓。

闻一多:“验过她的什么证件吗?”

对方:“验过,验过,考上的学生肯定是她本人那是绝无什么问题的。可她毕竟晚了半个月才……”

闻一多打断:“把新生花名册拿来!”

对方张了张嘴。

闻一多:“你请坐下。”

对方默默坐了下去。

闻一多:“翻开,最后一页。”

对方无言照办。

闻一多:“现在,我要看着你,把她的名字登记上。并且,要把她分在吴晗教授教的新生班里……”

对方:“这…这不是明明违反了……”

闻一多:“我怎么说,你怎么做。”

对方:“那……那也得先问问吴晗先生……”

闻一多“啪”地一掌拍在桌上:“我让你照我的话做!如果你偏不,我明天将郑重向校方建议立刻辞退你!……”

对方掂量出了闻一多的话的分量,诺诺连声地:“好,好,我听闻先生的……”

在闻一多的瞪视之下,对方登记完毕。

闻一多:“将你撕了的录取通知书粘好,存入档案。”

闻一多走到门口,扭头又说:“我怎么觉得你的心不像是肉长的?一个女孩子,明明考上了我们清华,在这战乱年代,一路困难,一路风险才找到我们清华,你却仅仅因为她的报到日期比规定迟到了十几天,就忍心陷她于无助之绝境,居然还认为自己的心也是肉长的!你想使我们清华蒙上不仁不义的耻辱么?……”

对方低下了头。

闻一多走在街上的背影,他身后跟着韩琳,然而闻一多并不知道。

闻一多走着走着,想起了什么,站住了自言自语:“书,我的书……”

闻一多一转身,这才发现了韩琳,奇怪地:“怎么……是你……”

韩琳:“先生,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表示对您的感激……请允许我替您把书捧回家去……”

闻一多:“韩琳,你完全不必感激我什么。你考的成绩很优秀,清华如果将你这样的考生拒之门外,那么清华就不配是清华了。”

闻一多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双手欲接过自己的书。

韩琳后退了一步:“先生,我恳求您……”

闻一多:“那么,好。”

二人边走边交谈。

闻一多:“报考历史系的女生很少,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偏偏报考历史系吗?”

韩琳:“我……我……”

闻一多:“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还会使你感到为难么?”

韩琳:“既然先生这么说,那我就实话告诉您……我上中学的时候,暗暗地爱上了我的历史老师……”

闻一多站住,一愣,有些惊讶地注视着韩琳。

韩琳目光坦率地望着闻一多。

闻一多:“对不起,我没想到……会一下问到你的隐私……”

韩琳嘴角微微一动,浮现一丝笑意:“也不完全是那一种原因。我的历史老师曾对我说——如果我想要明白中国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子的一个中国,那就必须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史。而我想要明白。”

闻一多:“想要明白什么?”

韩琳:“想要明白中国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子的一个中国。”

闻一多:“那么,你认为中国现在是怎样子的?”

韩琳:“腐败,加上独裁。因为独裁而腐败,因为腐败而独裁。”

闻一多深思着又向前走去。

韩琳捧书默默同行。

闻一多:“家中还有什么人?”

韩琳:“父亲、母亲和妹妹。哥哥曾是国军的一名营长,在台儿庄战役中阵亡了。父亲是县女中的校长。”

闻一多:“那你是抗日烈士的妹妹了。”

韩琳:“但是在我的家乡那个小县城里,更多的人却都用带有仇恨的眼光看待我……”

她的声音很小,语调那么平淡,仿佛对此一点早已习惯了。

闻一多不由得又站住了,表情更加惊讶。

韩琳:“因为我的哥哥毕竟是军校毕业后自愿投军的,不是被抓丁才被迫穿上军装的,而且是营长,而且我的父亲又毕竟是县女中的校长,学生们都是乡绅地主和商贾家的小姐,所以县里为我的哥哥举行了很隆重的追悼会,还立了碑,送了匾。可是那些被抓了丁的穷苦的农家子弟呢?他们就不是人了么?他们也同样在前方和日本人拼命,往往也是死得很惨烈的,却连尸体都没人替他们收。由于他们被抓了丁,他们家里的日子就更穷苦了,乡绅地主和他们的狗腿子,欺负起那些少了青壮男人的穷苦农户,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甚至趁机奸污他们的妻妹。正是他们的家人,用带有仇恨的眼光看待我这个抗日烈士的妹妹。纵然清华不收录我,我也宁肯死在异地异乡,绝不回家乡去了……”

闻一多望着韩琳,许久不知说什么好。

韩琳低下头小声地:“先生,我们走,别耽误了您回家。”

闻一多:“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些是清华许多教授不知道的啊。因为没有人对我们讲过。我想,以后我要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清华的教授和学生都听你讲一讲。”

韩琳:“如果先生认为有必要的话,我服从先生的安排。”

闻一多:“有必要,有必要。韩琳,我觉得你是很有思想的女生。我已经自作主张,将你分配在吴晗教授的新生班里了。”

韩琳:“我听同学们说了……”

闻一多:“吴晗教授不但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的朋友,我会请他特别关照你的。我也相信你会成为他出色的学生。”

韩琳:“多谢先生操心,韩琳一定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二人相视着都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

突然响起警报,远处连续传来爆炸声……

喊声:“大家都快躲啊,西门外实验小学已经被炸了!”

闻一多:“上帝,我的儿子!你自己快躲一躲!”

说完,拔腿便往回跑。

警报继续,爆炸声不断……

闻一多跑入小学校;跑过空荡的操场;跑入教学楼,焦急地大喊:“立鹤!立雕!立鹤!立雕!……”

闻一多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又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再推开一间教室的门……

每一间教室都已空无一人;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都写着文字或没演算完的算数题;课桌上,学生们的课本作业本翻开着……

闻一多:“立鹤!立雕!……”

一声爆炸,一间教室的门被炸飞,砸在闻一多身上。

警报和爆炸声平息了。

闻一多捂着头,血从指缝间流下,身子摇晃地出现在教学楼口操场上,操场上已聚集了一片学生和家长,呼儿唤女之声不绝于耳,或有家长在抱着孩子庆幸地流泪,或有孩子在抱着家长后怕地哭。

闻一多在家长和学生间用目光寻找着,喊着:“立鹤!立雕!立鹤!立雕!……”

立鹤搂着弟弟,立雕看见了他:“爸爸,我们在这儿!”

闻一多奔过去,将两个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接着摸他们全身,急问:“孩子们,没伤着?”

立雕:“爸爸,我们好好的。警报一响,老师就带我们往地下室跑。学校预先演习过的,哥哥他也一直保护在我身边……”

闻一多伸手抚摸立鹤脸蛋,血染在立鹤脸上。

立鹤:“救护队员快来呀,我爸爸受伤了!”

闻一多头缠药布,左右两手领着两个儿子往家中走。

在闻一多离开韩琳的地方,围了一群人。

闻一多有不祥之感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站这儿别动……”

闻一多分开人群,见韩琳倒在血泊之中,书也散乱在血泊之中。

闻一多急忙蹲下,抱韩琳上身于怀:“韩琳!韩琳!……”

闻一多隐约听见议论声:

“不是炸弹炸的,是从飞机上用机枪扫射的……”

“救护队的人来看过了,说已经死了……”

“王八蛋小日本,你说一名女学生抱着书站在街上,犯得着也从飞机上用机枪对她扫射么?……”

车身漆有红十字的救护车开走了;那儿只剩下了闻家父子三人,

目光都望着血泊中的书。

立鹤弯腰欲捡起一本书,闻一多扯住了长子,摇头。

父子三人缓缓朝家中走去……

夜晚。

闻一多在书房中吸着烟斗呆呆沉思。

立鹤轻轻走进,将自己写的“刚毅坚卓”四字呈给他看:“爸爸,我这四个字是不是写得更好些了?”

闻一多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嗯,是更好些。去。告诉弟弟妹妹们,包括你们妈妈,今晚谁也不许来打扰我。”

立鹤默默点头退出。

闻一多站起,缓缓踱步。

高真轻轻推门进入。

闻一多皱眉道:“看来我得将门插上了……”

高真:“吴晗先生给你送书来了……”

闻一多:“唔,快请……”

“我已经在你门外了。”高真一闪身,随着话音,吴晗进入,手拎一捆书。

吴晗:“可你要是将门插上,连我也都不想打扰你了。”

闻一多接过书放在桌上,连道:“坐,坐,你来得正好。我这满胸怀的郁闷,正不知该向哪一位明白之人诉说!”

二人说话间,高真替吴晗倒了一杯水放在桌上,笑笑离去。

吴晗:“但愿我是一位能够理解你的明白人。”

闻一多:“你是。你肯定是!对不起只能让你喝白开水了。昆明这一个产茶之省,一两茶居然已贵得等于几十斤米。家中以儿女们吃饱饭为第一要事,我这当父亲的也就只好戒茶了。”

吴晗喝了一口水后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不过茶与烟,你何以不戒烟呢?”

闻一多:“茶总是好戒一些的啊。再说,我吸的是自制的烟丝。”

吴晗:“你还会自制烟丝么?”

闻一多:“三分之一买来的烟丝,三分之二孩子们帮我采集来的草叶,花叶,树叶,在炉台上烘干,搓在一起……”

吴晗:“那怎么行!一多,你可不要胡乱吸出事来。那我们清华中文系,可就折失了一位掌门人了啊!”

闻一多:“行的!我试吸过多次。现在已经确定下几种,吸起来感觉倒也可以。”

吴晗:“一多,既然你一时戒不了烟,过几天我一定买几条卷烟给你送过来。”

闻一多:“不谈烟,不谈烟!请你告诉我,我们中国究竟是怎么了?蒋介石为什么将一百多万正规军的调遣大权控制在手里,逢敌便退,不多打几场像台儿庄那样的大战役,继续挫挫日军的威风啊!”

吴晗:“这还用问吗!他的军队,随时要用以专门剿清共产党的啊!台儿庄战役,那是由于全国抗战呼声强烈迫不得已他才下的一道命令啊!动用军队去与日军正面开战,简直好比剜他的心头肉一般!可是要用以剿灭共产党,他却是有点儿不惜血本的。”

闻一多:“数所大学为什么并迁到昆明来?不是认为昆明是中国一个安全的省份么?可是昆明真的安全么?今天你刚刚失去了一名新生你知道么?”

吴晗点头:“可惜我连见都没见到她一面。其实,给你送书是个借口。料你内心必然悲痛不已,于是想来劝慰劝慰你……”

闻一多:“一半多省份被日军占领了,四亿五千万同胞,已经快有三亿成了亡国奴,这样的元首,在西方是要被弹劾的呀!起码自己应该引咎辞职!……”

吴晗:“有一位叫卞之琳的青年你熟悉么?”

闻一多一愣:“他是我的学生臧克家的朋友,也是一位青年诗人,陪克家看望过我好几次。怎么?关于他……有什么不幸的消息么?”

吴晗一笑:“那倒不是。你到贵阳接嫂夫人的日子里,他又专程来到昆明拜见你,结果愿望落空。临行留下两本书,嘱我一定当面交给你。经常遭空袭,人心惶惶的,我忘了。今天猛然想起……”

闻一多打断地:“晗兄,我们今天不谈诗,也不要谈任何的书,任何的学问……”

吴晗一笑,起身从桌上的书捆中抽出了中间的两本,递向闻一多:“但这两本书,是很值得一看的……”

闻一多接过书,颇觉奇怪地:“你怎么夹在那些书中间?”

吴晗:“卞之琳显然去过那边,他的书,写的是那边的人,那边的事,那边对于中国的看法和对抗日的态度,所以,是不能公开传阅的……”

闻一多:“延安?”

吴晗点头:“至于另一本,是一位叫田间的青年诗人的诗集。另一类诗。也许是你不喜欢的一类。但他很敬仰你,希望获得你的批评……”

闻一多:“我哪里还有心情看书和读诗啊!但既然是青年们写的书,青年们作的诗,我就当成义务看,当成义务读!”

吴晗:“那么,我不打扰了。”

闻一多送吴晗出了院门。月光下,二人走着,谈着。

闻一多在灯光下翻开了卞之琳的《慰劳信集》。

目录上赫然写着:

《论持久战》的作者——一位集团军总司令课堂。

黑板上写着大大的一行字:“艾青和田间……”

闻一多真挚地:“首先我要说的话是,我很欣慰于我曾有臧克家这样一名爱诗的学生;经由他我认识了另一位青年诗人卞之琳;经由他们这样一些新诗人的介绍,我才会有幸读到如艾青和田间这样的诗人的诗作。今天这一节唐诗课,我们先不讲唐诗了。让我先和你们一起来欣赏田间的《呈在大风沙林里的岗卫们》;之后,我还要和你们一起欣赏艾青的《大运河啊——我的保姆》……”

闻一多停顿片刻,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起来:

啊,

歌唱!

啊,

舞踊!

啊,

棒子!

啊,

刀子!

啊,

锄头!

啊,

枪!

啊,

人民!

闻一多:“我念不好……我有一个想象,倘若这教室里的光从黑色的,暗淡的,慢慢变到灰色,白色,一直到红色,是的,那一种战斗的红色,猛士的眼所见的红色……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当我第一次读这一种诗时,我不能习惯。‘这算诗么’,后来我问自己,这不是鼓的声音么?鼓的声音是庄严的,奋发的,激动的,男性的,勇敢的!鼓的敲击使我们想到战斗!两兵相接,敲鼓;胜利大会师,敲鼓;激流赛舟,敲鼓;金狮狂舞,敲鼓!我们的诗沉湎在软弱的弦调之中已经太久了,在这软弱的弦调之中,在日本军的轰炸声中,我们失城失地,连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也变得一天比一天软弱了!我们需要艾青!我们需要田间!我们需要这鼓一样的诗,唤起我们民族的血性!……”

闻一多再次停顿,接着更加激情澎湃地朗诵: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的,

大堰河的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